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is 于 2018-6-20 00:19 编辑
2016年圣诞节过后,我们把两个月大的小狗从breeder那里接回家,从此开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养狗历程。
虽然带狗狗来家之前的两个月,我就开始收拾家,看朋友借给我的如何养澳大利亚牧羊犬的书,从各方面准备迎接她的到来,然而真正的领悟和理解是她到我家后,一天天和她的相处,观察,互动,思考才得到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很不认同那些只会读书,从书本上获取到知识后,就以为整个世界都认识了的思想。 头脑中的知识和实际的经历是相差甚远的。
第一次与breeder见面让我从恐惧害怕狗的挣扎中走出, 因为明白了狗与人的许多共同性,养狗与养孩子的道理,原则,很多都相似,于是我有了信心, 这信心来自我带孩子,管理孩子的经历。 但是即使如此, 真正能养好狗也需要付出实在的行动来完成。但是我知道真信心能带出行为。
于是我为狗狗准备了一个观察笔记, 记录她每天的大便, 小便, 饭食时间, 开始了potting training的过程。 观察,是我在学习儿童教育时养成的习惯。 而我发现, 没有对孩子的观察, 不尊重孩子, 是我们的文化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上落后, 没有思想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也发现, 朋友借给我的如何养澳大利亚牧羊犬的这本书, 和我学习儿童教育的教材介绍人的发展相似,里面把狗的成长过程的几个阶段,生理特点,各个方面都介绍得非常详细,而我学习儿童发展的教材也是把人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我看到这样的教材, 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需要观察, 需要尊重的思想才能产生的。
两个月大的狗狗和婴孩一样, 夜里会拉屎,撒尿,因为她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好。于是我每天夜里要两三点起来, 带她到外面方便一下。 老二生下来这么多年不需要夜里起来了,这回这个狗狗老三,让我感觉又当上了月嫂一样,重拾辛苦。和养孩子不一样的是, 冬天要全副武装,在外面站一段时间,折腾完了, 睡意也没有了。 而更烦心的是, 经常睡意朦胧地来到她的笼子前, 发现,她已经拉在blanket上了,又要换blanket, 还得收拾洗一洗,好像以前给儿子洗尿布一样。 每次听到我责备的语气时, 狗狗的眼神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了一样, 不敢看我。 有一次, 我下来,没有看到粑粑,正高兴地要夸她, 结果发现粑粑其实在blanket的下面,被狗狗盖起来了。 呵呵。。。其实狗狗的天性也是不愿把粑粑拉在自己的窝(den)里的,如果不是实在憋不住,她也不想和自己的粑粑同在一个窝里。
幸亏狗狗与人不同的是, 他们过的年岁和人不等。狗的一年, 相当于人的七年,也就是说我不需要像养我的孩子一样, 7,8个月都不能睡整觉, 坚持了大约一个月, 狗狗夜里终于不再拉到笼子里,我也就结束了两三点起来的辛苦。
然而在potting training的两三个月的过程中 ,我也收获良多。 最大的感悟就是训练的人一定要consistent(一贯地做事),也就是按照规律routine 去带她上厕所, 按时吃饭。这和带孩子是一样的, 因为只有训练的人faithful, consistent, 这个被带的, (人或动物)才能建立安全感, 建立好的习惯。 如果训练的人一会儿这样, 一会儿那样, 没有规律, 带出来的结果,也会没有规律。 因为无论狗,或人的饮食,睡眠都是按照被造的生态规律和作息规律来的, 这个规律, 你要顺着,遵从,就是开始有些辛苦, 但是一旦习惯建立就一直省事。反之,若是不遵从的话,就自找麻烦, 一直都辛苦, 无论是带孩子,还是带狗。
但是在坚持consistent, faithful的同时, 我也从一个经历里学习到了什么是尊重nature。
和训练孩子potty training一样, 每次带狗狗去外面的时候, 要花很长时间,既要有耐心, 也要观察熟悉她上厕所的行为举止,这样才能逐渐发现规律。就好像我知道有的男孩子每次要上厕所前总爱捂着小鸡鸡 一样, 慢慢地我也发现狗狗拉粑粑的状态是转来转去,最后终于窝下身子,使劲拉起来。
但是有一次, 我把她带到外面, 她这看看,那看看,就坐在那里喉咙里发出一种哼哼的声音。我看她没有拉,就很不耐烦地催促,她看我没有回去的意思, 又晃悠了一会儿,继续坐在那里哼哼。我一看,认为她很不听话,就继续责备,催促。来回来去几次,狗狗好像已经忍无可忍了,突然冲我大叫起来,我一下子好像被戳了一下, 醒悟到自己一直注重自己的感觉, 而没有观察狗狗,尊重狗狗当时的状态, 任着自己的意思在train她,逼的她做出非常反常的举止。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我立刻带她进屋。这之后,我每次再带她出去拉粑粑的时候, 总是观察她是否有,如果她没有意愿想拉的时候, 我就带她进屋。
我发现, 当我尊重她的意愿的时候, 我们两个的紧张状态一下子缓解了, 拉粑粑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 而不是一个意志(will)的征战。
我之所以很快能做出反省, 是因为想到自己在蒙台梭利两岁班的时候, 看见lead teacher非常按routine去训练孩子上厕所,给予孩子时间,但是是本着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意愿去完成这件事。 而我想到以前儿子两岁的时候, 我决定把他的纸尿裤脱去,开始potty training。 第一次我给他把尿, 完全是和他争战中,抱着他坚持了半个小时,他呢,被折腾的连喊带叫,后来估计是实在没有力量抗衡了, 也就尿了。 我也是累得精疲力竭,全身无力。
这种人为的,不尊重孩子意愿的potty training, 最终虽然也做到了, 但是我在蒙台梭利工作的时候感受到一个人,被尊重意志地去主动做事, 而被迫压制,没有自己意志地去做事,那个心里的状态和能量是不一样的。
主动的人, 做事的时候是快乐的;被动的人, 做事是完成职责,而缺乏发自内心的快乐。
主动的人, 做事是靠着里面的力量, 那种力量是一种长期的力量,我把它称之为内动力。
被动的人, 做事是靠着外面的东西驱使, 那种力量是短暂的, 我把它称之为外动力。
我觉得一个自由的人, 是一个被内动力发动的人, 这个内动力的驱动器,就是发现意义(purpose),生命的意义(purpose of life)。
这就是为什么传道人每次把道讲完, 会邀请人举手,问你愿不愿意跟从上帝,得到真正的生命。这就叫决志,就是决定你的意志(will)。因为上帝是爱, 他给予每个人自由,让他做出选择,这样他才是一个自由的人,是一个主动的人。 这样他才能摆脱被奴役的状态,成为主人。 这样的生命是知道自己被造的意义(purpose),才能发自内心喜乐地有能量地去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