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3141|回复: 7

    [我与中医]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理解五行——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6 23: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olar_bear 于 2015-10-26 20:37 编辑
    $ J; G( |( @2 J& n. B) Y
    / A/ Y: v) r+ h* U% u今天看到几则招募志愿者的海报,海报分别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50~79岁的,如果愿意参加骨密度和结构研究项目的可以报名参与这个项目。另一则是糖尿病患者参与肾脏病研究的海报。
    ' f( h+ o" {; f4 Y2 @* }3 I1 w+ ]这促使我又开始考虑《内经》谈到的五行生克关系,联想到糖尿病患者手术后不易愈合,易得白内障等疾病,感觉这是很好的一个医案来说明五行关系。: y4 [9 V" P, Q. H' l
    ; N# Y. M0 n  l$ u
    按照《内经》五行生克关系,脾为肺之母,脾主肉,肺主皮毛。脾病不能为胃行津液,所以就得糖尿病。按照五行关系,母能使子虚的逻辑,肺虚造成皮毛亦不易愈合,同时脾病亦造成肉不易愈合。+ P4 D, y- y$ ]4 v; D. x

    1 ^3 d! s, m2 [  C2 i脾病乃是实证,所以可以侮其所不胜,按照五行关系,肝为脾所不胜,肝主血,开窍于目,所以致使白内障频发。脾实则乘其所胜,按照五行关系,脾之所胜为肾,所以可以导致糖尿病肾炎等病。
    & j1 w' s' c4 g
    / `! `- z- l* E& ?子能使母实,按照五行关系,心为脾之母,所以糖尿病患者必然要衍生出一些心血管病来。/ K7 w5 h  t- C5 }  X
    $ k( X& p- F, `0 q
    生克关系就是控制论里每个方框图前面形成其控制信号的两个输入,生的输入为正,克的输入为负,生克不等时就产生一个调节量,后面的方框图就根据这个调节量来调节自身的输出。当生克相等时,则调节量等于零,后面的方框图里的系统就达到平衡状态,其输出就不用变化。% V; X  t# N+ ]1 R9 V2 r0 a0 a

    . N+ W, A* B/ ^. e6 d当人体五大系统都达到平衡时,整个肌体就达到了平衡状态,那就表示这个人是健康的。任何一个系统有扰动,都要对下级系统产生影响,从而破坏原有的系统平衡,人体各系统是有很强的纠偏能力,姑且叫做免疫能力罢。所以虽然人体时时遭受各种干扰,但是整体上还是很健康的。譬如偶尔便秘,咳嗽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问题的。人体要不断接受外来的一个干扰———吃喝。所以脾为后天之本还是很符合逻辑的。从控制论的角度可以看出,人体符合一个稳定的闭环控制系统所有条件,输入,反馈,调节,阻尼,等等。当这个系统正常工作时,不需要外来干预。当这个系统出现问题时,外来干预实际上需要通过内部系统参数起作用。这也就是很多中医大家所说的,他们不是治病,是扶正的。4 i" A  j( {( P- }( d. o
    ' D; u! p+ e% h
    发表于 2015-10-27 07: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理解,仅是在入门时的理解,不要用这种方式套入临床的使用,或用来指导更进一步的学习提高。
    2 R9 r# _; ]$ @/ V: y% n$ S! F  d5 U
    但不要用西医的病名,来直接套中医的理论,西医病名也有很多证型之分,且症状不代表证型。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8: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 y8 t: t. l) E9 K$ J, q对的。其实很多人所说的科学不科学主要是指理解方式,而非事实本身,科学是一种手段而已,哪有什么科学的事物?即使英语里的科学一词,也是由英国十九世纪的Big Four创造出来的,是人造的词儿而已。$ e$ S6 F, V  o+ b, ]6 ^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9: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5-10-27 04:16 4 x+ Y. d. s/ e$ P
    可以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理解,仅是在入门时的理解,不要用这种方式套入临床的使用,或用来指导更进一步的学 ...

    ! p5 p( y, R( [' c5 b郎中,你说中西医病名不同,中医是否是按照病机来命名,而西医是按照病的结果来命名的?. P+ `1 h9 ^5 V; w6 r5 V7 b- ?6 C
    发表于 2015-10-27 1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polar_bear 发表于 2015-10-27 09:51
    : [- r0 b, _8 x4 A% F郎中,你说中西医病名不同,中医是否是按照病机来命名,而西医是按照病的结果来命名的?
    " Z! Y0 z0 T! F5 [) F ...

    # a' ?( ]: ~9 ~4 a病名的命名太乱了,无论中西, 比如老年痴呆症 Alzheimer's Disease,还是以人名Alzheimer',命名的呢,怎么说勒?+ k$ \8 b( K) o1 L* w# _* m
    7 w0 M, P5 g5 t( ^, U
    现在越发觉,依临床的症状表现诊治,才是最客观最实际的。
      @9 Q0 Y* _& a1 n* D
    , z2 m7 C* q$ ~  A, }4 p1 T
    发表于 2015-10-27 12: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真不愧是搞自动控制的,肯定是公司里的技术大拿,把中医和控制论联系起来,这样理解起来确实容易很多。
    " J5 w1 e" ?4 V3 u  E. k6 {  b1 `" N* p) S% B: S/ _
    我觉得郎中的回复很中肯,看老兄一直以来钻研《内经》,不知老兄有没有研究过从六十六篇《天元正纪论》到七十四篇的《至真要大论篇》,这几篇占据了内经的将近三分之一篇幅,不仔细研究就不知道天、地、人合一到底意味着什么。控制论固然与中医理论有某些契合之处,但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缺少了升降出入理论的灵动之性,显得有些僵硬了。老兄从本专业角度试图解释中医的科学性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老兄能再前进一步,从人界跳出来。我相信您会有很大收获,对您父亲生病的原因也会有新的理解。
    % T5 Y8 k4 K, A3 O8 a" x% q: x$ E' s' k' X" {/ C/ t8 R
    另外,我对五行相生相克,还是不是十分理解。但我记得郎中说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应该从五运六气来理解。我现在正在学习之中,与老兄共勉。
    / U0 S9 G9 c5 X$ v" H6 }4 b' x与老兄商榷的一点是脾病一定都是实病吗?% {) S/ f2 o/ o/ f* ?0 t

    2 p, ?8 M, x- R' K8 }7 R& \4 n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9: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财猫 发表于 2015-10-27 09:29 0 Q- O9 U: k: i6 |) T2 w7 C
    老兄真不愧是搞自动控制的,肯定是公司里的技术大拿,把中医和控制论联系起来,这样理解起来确实容易很多。 ...

    + D1 D8 m' ]6 S多谢鼓励,这只是个开头罢啦。哪能这么简单,对把?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09: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一下,这种理解是跟一个本地同事聊中医五行时用的比喻,不是说这就是正确的理解。请大家不要被误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5-12 02:19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