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
早上请教lead teacher一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在教会碰到一个妈妈向我提的一个问题。
这个妈妈有个15个月大的男孩,由于还在上学,非常忙,就把孩子放在一个栏子圈上他,放了很多玩具让他玩。我告诉她这样做不好的原因,
(如我前文中介绍的), 她听了才意识到不应因为学业而忽视了孩子的智力体力的发展。
她的问题是她的儿子老爱抓她和他老公的脸,把他们抓的经常能看见“小伤疤”。最令她生气的是儿子抓完了,还咯咯咯地笑。妈妈自然要管教了,
“抓妈妈很疼的!”但是不管用。于是别人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也回掐他的儿子。被妈掐了几次,小家伙有些害怕了,但是还是管不住自己要抓
爸妈的脸。她问我该怎么办?
我刚听完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不知怎么回事,但是琢磨了一下,立刻有所醒悟。我告诉她,“我觉得这是孩子感知(sensorial)方面的一个需求了,
因为他的小手这时需要有抓,压(push)的感觉。这时你可以提供橡皮泥让他的手来压,捏(manipulate)。”
请教lead teacher时,她的回答和我的一样。但是她提供了其它的想法,可以让这个孩子操作的东西。而且她提到孩子对柔软的东西感兴趣,
也提供了些可以让孩子抓的软的东西。
但是另一个问题我不知如何解答,即是否应该回抓那个孩子,让他感受到而明白呢?
Lead teacher的回答是不应该,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理解到这一部的时候,不像我们班两岁的孩子,理解弄别人和自己
的感受是一样的。
我在北京看病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位按摩郎中,对病人非常好,也喜欢和病人聊天,在治病的同时,通过聊天经常把他们的心病也化解了。
和他的聊天中,我可以感到他对“道”“自然”的了解与喜爱。一次,儿子问他为什么那么晚吃午饭(有时要两点左右),因为病号多,他习惯
把工作都做完了再吃饭,,他用了八个字给予了回答,即“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意思是肚子饿了时,身体告诉你饿了的时候你自然就会
去吃的)。这和郎中的问诊单里了解你的口味是一样的道理,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如酸,甜,苦,辣),其实是你的身体的需求,郎中通过
对你身体的了解,来顺其自然地辩证对待。
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的观察和了解是我作为中国人最感自豪的一面,正因为这样的观察,才让我们有了中医这一伟大的思想体系。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的方面,我们却太缺乏观察与人文关怀。
我在研究生上developmental theory(发展理论)的课时,这个理论、那个理论没有一个不是出自对人的细心观察和对人需求的在意。
这样的理论为我们理解人在每个时期的不同需求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这样的理论让我们能理解人出现的很多问题,“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地予以应对。
Montessori博士自己本身其实是学医的,她26岁时成为意大利第一个女医生。最初她在医学上的兴趣是智力迟缓(mental retardation)
的问题。因为智障儿童对感知经历(experience)的渴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她想只要有一种正确的方法,这样的儿童也是可以学习
的。她开始投入所有的精力来观察和研究智障儿童。她发现其实智障儿童最不应该以阅读和写作作为学习的开始,因为这样只能带来挫败感,
因为他们智力上还没有准备好学习阅读和书写。而只有当你观察这些孩子的自然的需求(natural tendencies)和兴趣(spontaneous interest)时,
才能有优势引导他们学习,和郎中看病的道理一样。所以观察是montessori老师最应具备的素质,只有观察才能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兴趣、
及发展时间表。
我自己在学习儿童教育的第一个学期,要补一些本科生的课程。0-2岁儿童发展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很多关于人发展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门
课要求每个星期要有好几个小时的对孩子的观察。老师把四个学生分成一组,我所在的这组负责观察一个刚刚三个月的婴儿。我们四个又再分工,有的负
责智力发展方面(cognition),有的负责社交方面(social),有的负责语言(language), 我负责的是身体发展(physical)。刚开始的时候,我很迷茫,因为
坐在那里,看着那个孩子,有什么好观察的呀?!后来就开始记流水账,他的一举一动我都写下来,但是英文怎么说翻身,怎么说仰卧,怎么说趴着等等,
我都要一一查阅。三个月后,我们要写出一份这个孩子在四个方面发展的观察汇报并要用理论加以说明。经过了这三个月的挣扎和思考,我交了作业。
这个过程让我深深体验到观察对了解人的发展和需求的重要。
我在中医方面看到我们对病人的观察与我们平时在教室里对孩子的观察是相同的,因为这背后的信息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认为我们的教育是把
每个人当做不一样的来看待的吗?抑或我们根本就不观察和发展每个孩子的需求与所擅长的地方,只是以那几门考试的成绩来论胜负呢?
另外让我感受很深的是在课堂上,我总是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唯一一次的分享是讲我们用口哨两三个月就训练孩子撒尿的事。(然而,即使是这一条,
现在我也开始反思是否符合培养孩子自主意识的精神)于是,我开始对儒家及道家等传统文化思想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想对比中西教育的不同。然而我
发现我们的思想一直滞留在诸子百家那个时代,后来就没有新的思想了,更不要说了解人发展的理论了,结果我还是没什么好分享的。
现在在montessori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为什么思想会停滞。因为我们没有自由去思想了。秦朝之后,我们就独尊儒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