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3484|回复: 17

    [metamorphosis幼教专帖] 抓妈的娃与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 13: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

    早上请教lead  teacher一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在教会碰到一个妈妈向我提的一个问题。

    这个妈妈有个15个月大的男孩,由于还在上学,非常忙,就把孩子放在一个栏子圈上他,放了很多玩具让他玩。我告诉她这样做不好的原因,
    (如我前文中介绍的), 她听了才意识到不应因为学业而忽视了孩子的智力体力的发展。

    她的问题是她的儿子老爱抓她和他老公的脸,把他们抓的经常能看见“小伤疤”。最令她生气的是儿子抓完了,还咯咯咯地笑。妈妈自然要管教了,
    “抓妈妈很疼的!”但是不管用。于是别人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也回掐他的儿子。被妈掐了几次,小家伙有些害怕了,但是还是管不住自己要抓
    爸妈的脸。她问我该怎么办?

    我刚听完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不知怎么回事,但是琢磨了一下,立刻有所醒悟。我告诉她,“我觉得这是孩子感知(sensorial)方面的一个需求了,
    因为他的小手这时需要有抓,压(push)的感觉。这时你可以提供橡皮泥让他的手来压,捏(manipulate)。”

    请教lead teacher时,她的回答和我的一样。但是她提供了其它的想法,可以让这个孩子操作的东西。而且她提到孩子对柔软的东西感兴趣,
    也提供了些可以让孩子抓的软的东西。

    但是另一个问题我不知如何解答,即是否应该回抓那个孩子,让他感受到而明白呢?

    Lead teacher的回答是不应该,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理解到这一部的时候,不像我们班两岁的孩子,理解弄别人和自己
    的感受是一样的。

    我在北京看病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位按摩郎中,对病人非常好,也喜欢和病人聊天,在治病的同时,通过聊天经常把他们的心病也化解了。
    和他的聊天中,我可以感到他对“道”“自然”的了解与喜爱。一次,儿子问他为什么那么晚吃午饭(有时要两点左右),因为病号多,他习惯
    把工作都做完了再吃饭,,他用了八个字给予了回答,即“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意思是肚子饿了时,身体告诉你饿了的时候你自然就会
    去吃的)。这和郎中的问诊单里了解你的口味是一样的道理,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如酸,甜,苦,辣),其实是你的身体的需求,郎中通过
    对你身体的了解,来顺其自然地辩证对待。

    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的观察和了解是我作为中国人最感自豪的一面,正因为这样的观察,才让我们有了中医这一伟大的思想体系。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的方面,我们却太缺乏观察与人文关怀。

    我在研究生上developmental theory(发展理论)的课时,这个理论、那个理论没有一个不是出自对人的细心观察和对人需求的在意。
    这样的理论为我们理解人在每个时期的不同需求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这样的理论让我们能理解人出现的很多问题,“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地予以应对。

    Montessori博士自己本身其实是学医的,她26岁时成为意大利第一个女医生。最初她在医学上的兴趣是智力迟缓(mental retardation)
    的问题。因为智障儿童对感知经历(experience)的渴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她想只要有一种正确的方法,这样的儿童也是可以学习
    的。她开始投入所有的精力来观察和研究智障儿童。她发现其实智障儿童最不应该以阅读和写作作为学习的开始,因为这样只能带来挫败感,
    因为他们智力上还没有准备好学习阅读和书写。而只有当你观察这些孩子的自然的需求(natural tendencies)和兴趣(spontaneous interest)时,
    才能有优势引导他们学习,和郎中看病的道理一样。所以观察是montessori老师最应具备的素质,只有观察才能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兴趣、
    及发展时间表。

    我自己在学习儿童教育的第一个学期,要补一些本科生的课程。0-2岁儿童发展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很多关于人发展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门
    课要求每个星期要有好几个小时的对孩子的观察。老师把四个学生分成一组,我所在的这组负责观察一个刚刚三个月的婴儿。我们四个又再分工,有的负
    责智力发展方面(cognition),有的负责社交方面(social),有的负责语言(language), 我负责的是身体发展(physical)。刚开始的时候,我很迷茫,因为
    坐在那里,看着那个孩子,有什么好观察的呀?!后来就开始记流水账,他的一举一动我都写下来,但是英文怎么说翻身,怎么说仰卧,怎么说趴着等等,
    我都要一一查阅。三个月后,我们要写出一份这个孩子在四个方面发展的观察汇报并要用理论加以说明。经过了这三个月的挣扎和思考,我交了作业。
    这个过程让我深深体验到观察对了解人的发展和需求的重要。

    我在中医方面看到我们对病人的观察与我们平时在教室里对孩子的观察是相同的,因为这背后的信息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认为我们的教育是把
    每个人当做不一样的来看待的吗?抑或我们根本就不观察和发展每个孩子的需求与所擅长的地方,只是以那几门考试的成绩来论胜负呢?

    另外让我感受很深的是在课堂上,我总是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唯一一次的分享是讲我们用口哨两三个月就训练孩子撒尿的事。(然而,即使是这一条,
    现在我也开始反思是否符合培养孩子自主意识的精神)于是,我开始对儒家及道家等传统文化思想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想对比中西教育的不同。然而我
    发现我们的思想一直滞留在诸子百家那个时代,后来就没有新的思想了,更不要说了解人发展的理论了,结果我还是没什么好分享的。

    现在在montessori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为什么思想会停滞。因为我们没有自由去思想了。秦朝之后,我们就独尊儒术了。
    发表于 2014-2-2 17: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花蝶好文!
    发表于 2014-2-2 2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和你的lead teacher果然对孩子的行为有独到的解释。
    根据个人经验补充一个,除了触觉刺激的缺乏,这个15个月的孩子可能也需要获得情绪感知方面的刺激。由于大人平时跟他情感交流有限,当他反复去抓妈妈的时候,妈妈脸上混合着惊讶,生气,好笑的表情,也是他所渴望看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2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风起了


        谢谢你的分享!让我非常有收获!
    发表于 2014-2-2 22: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metamorphosis
    感谢你辛勤的写作,给我们一个更广的视角来观察思考孩子的成长。
    我是非专业瞎说,说得不好还望指正。
    发表于 2014-2-2 2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微的观察是我最欠缺滴,要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4-2-2 23: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经验,但是个人认为,如果小孩爱抓人脸,除了感知方面的需求,可能还会有更主要的原因。

    毕竟每个孩子都有感知发展的过程,但抓人的却占少数。

    就这个孩子而言,说不定楼上风MM说的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23: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贝贝妈


        这个孩子是比较壮实的男孩子,应该比较属于有力气的。我记得我家老二这个时候喜欢推那种小的玩具卡车,推来推去的也不嫌累。
    所以如果孩子在别的地方能够找到这种sensorial的感觉更好,并不是都要抓妈的脸。 ; )
    发表于 2014-2-2 23: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化蝶MM 好文。我也应该好好学习观察。这个不仅对小孩子,对大孩子也适用。还要学会观察后的思考。
    发表于 2014-2-3 0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的文章总是令人深思,对于儿童教育因人而异的提法大家应该没有异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是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样肯定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宋朝的程朱理学确实对国人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客观地说先人并没有放松对后代的教养,从唐人路德延的《小儿歌》里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儿童在认知、社交、语言和实践上并不逊于现代西式的教养理论,可悲的是现代儿童已经无法体验这么多的益体益智的游戏。这首诗稍有点长,需要点耐心才能看完哦。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
    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
    合调歌杨柳,齐声踏采莲。走堤行细雨,奔巷趁轻烟。
    嫩竹乘为马,新蒲折作鞭。莺雏金镟系,猫子彩丝牵。
    拥鹤归晴岛,驱鹅入暖泉。杨花争弄雪,榆叶共收钱。
    锡镜当胸挂,银珠对耳悬。头依苍鹘裹,袖学柘枝揎。
    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频邀筹箸挣,时乞绣针穿。
    宝箧拏红豆,妆奁拾翠钿。戏袍披按褥,劣帽戴靴毡。
    展画趋三圣,开屏笑七贤。贮怀青杏小,垂额绿荷圆。
    惊滴沾罗泪,娇流污锦涎。倦书饶娅姹,憎药巧迁延。
    弄帐鸾绡映,藏衾凤绮缠。指敲迎使鼓,筋拨赛神弦。
    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棋图添路画,笛管欠声镌。
    恼客初酣睡,惊僧半入禅。寻蛛穷屋瓦,探雀遍楼椽。
    抛果忙开口,藏钩乱出拳。夜分围榾柮,朝聚打秋千。
    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互夸轮水碓,相教放风旋。
    旗小裁红绢,书幽截碧笺。远铺张鸽网,低控射蝇弦。
    詀语时时道,谣歌处处传。匿窗眉乍曲,遮路臂相连。
    斗草当春径,争球出晚田。柳傍慵独坐,花底困横眠。
    等鹊前篱畔,听蛩伏砌边。傍枝粘舞蝶,隈树捉鸣蝉。
    平岛夸趫上,层崖逞捷缘。嫩苔车迹小,深雪履痕全。
    竞指云生岫,齐呼月上天。蚁窠寻径劚,蜂穴绕阶填。
    樵唱回深岭,牛歌下远川。垒柴为屋木,和土作盘筵。
    险砌高台石,危跳峻塔砖。忽升邻舍树,偷上后池船。
    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明时方任德,劝尔减狂颠。
    发表于 2014-2-3 07: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是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样肯定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宋朝的程朱理学确实对国人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
    医者易也 发表于 2014-2-2 23:50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华和糟粕。

    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发表于 2014-2-3 11: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专家呀!孩子们有你们这样的妈妈和老师,多么幸运啊!
    发表于 2014-2-3 12: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起了 于 2014-2-3 11:36 编辑

    回复 10# 医者易也
    Wow! 易易真是博览群书。
    这诗里面的孩子们,除了倒数两仨行以外,感觉最起码也是生于缙绅之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发表于 2014-2-3 1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华和糟粕。

    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贝贝妈 发表于 2014-2-3 06:10



       
    发表于 2014-2-3 13: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须夜郎自大,更不须妄自菲薄。

    我以中华文化为荣。
    发表于 2014-2-3 1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那一代小时候游戏也不少。这一代越来越圈养,一个是每家的孩子变少,一个是科技影响电视电脑的普及。

    很小时候就开始阅读教育实际是西式教育或说最新流行趋势,我老二才六个月体检,儿医就给了本书说是该开始每天给她念书了,这在我老大时候还没有。记得三字经里说小孩子应该先学洒扫应对,以后有余力才学文的。我现在也觉得应该如此,一个孩子成长起来基本的洒扫应对都不会,要那么多才艺干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22: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医者易也


        感谢分享这一段小古文!也让我自己学习了。再次表示一下对你以生命>文化的态度探讨问题的赞赏,因为我看到你以这段古文来说明你的观点,而不是只是泛泛地说我们的文明如何如何好!我对我们的文化好的方面感到自豪,对不好的方面我也敢于承认并分析。

    我的回答是:我们的祖先确实有很多智慧的观察,对人也一样,所以孔子这些先哲们才会提出很多的教育思想。但是piaget,montessori,erikson这些教育家所提供的是每个发展时期(即人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是一种非常详细的从各个方面观察得到的讲述。如erikson提出1-2岁左右是trust&mistrust的关键期,为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长们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我认识的这对美国夫妇为了和孩子建立trust,(因为孩子一直在孤儿院长大,这个时期由于缺乏爱,caregiver的不固定不能让孩子建立信任感)付出了无尽的爱来重塑信任。

    另外我的问题是,你虽然能从先哲们的话语里看到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我们看到的都是以学习为主,不顾劳动和道德。我们有什么理念产生出来帮助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whole person)? 和郎中说的道理一样,我们的教育不是只是能提出来(说到),而是能教育出这样的人来(做到)。
    发表于 2014-2-4 0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医者易也

    喜欢: 《小儿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2-7 18:05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