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2424|回复: 8

    [metamorphosis幼教专帖] 生命的意义与儿童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30 2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暑假里写的一篇旧文

    非常喜欢伊能静这个艺人,其实也是从看中国达人秀认识的,感觉她既真实又可爱,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她的正直及胆色真是不让须眉。
    在她的博客里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我总是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享受。。。。”

    这句话之所以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为正好和我那个阶段我正在阅读Phil Stutz和Barry Michels写的一本书里的一句话
    有所呼应:“一般而言,我们人总是渴望在世界上取得成功,如建立一个企业,做生意。相反,上天并不在意这些外界的成功,上天给予人
    的目标是建立内心的坚强。我们人在乎自己在外面取得的成就,而上天则更注意我们的内在。(In general, human beings want to
    succeed in the outside world, build a successful business. In contrast, the universe doesn’t care about our
    external success. Its goal is to develop our inner strength. We care about what we achieve on the outside,
    the universe is interested in who we are on the inside.)

    对于Inner strength(内在力量)最好的注释我想没有比奥地利的心理学家维克多。费蓝克尔的亲身经历更有资格了。纳粹时期,
    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在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一书中写道:“无论外界条件如何艰苦,总有让内心力量成长的机会。纳粹可以控制践踏你的肉体,但是却无法将你剥夺你内心成长的决心。
    (Even under harsh conditions, there was an opportunity to grow in inner strength. The Nazi can’t strip you of your
    determination to grow inwardly in whatever time you had left.)

    前两年在《非诚勿扰》节目里听了一句话,说是“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虽然比那些把孩子(无论性别)娇声惯养的方式进步了一些,
    我还是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其实无论男孩女孩,培养孩子内心的强大才是帮助他在旅客的人生从容面对一切的最佳选择。因为人的一辈子
    会经历很多苦难,从小帮助孩子面对失败,面对挑战,让他们无论环境好坏都能心境平和,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在儿子参与的各种体育
    活动(足球,篮球,冰球)的过程中, 我发现美国的家长都非常积极、热心地让孩子参与,为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在参加集体体育运动的过程
    中学会团队精神,学会面对失败,学会刻苦练习的精神,而这其中女孩一点也不逊色,有男孩子参加的运动,必定也有很多女孩子参加。

    前一段时间在Montessori的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名为“What makes good job bad job?” Good Job一般是美国家长最喜欢夸奖
    孩子的一句话,然而作为一句夸奖的话泛滥地用在孩子身上,其作用与物质奖励没有什么区别。奖励和惩罚(Reward and Punishment)都
    是用来让你所期望的行为增强或减少:比如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你或许用钱,好玩的玩具等作为奖励以期待好的成绩, 而当你看到孩子出现
    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或行为时,你可能会采取惩罚的行为。

    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已经不再象以前打骂侮辱孩子,而是不停的夸奖,说孩子是被夸出来的,就好似常用
    good job这类的家长。然而殊不知good job和其它物质的奖励一样,它的后果是孩子做到这些你所期望的要求的动力不是靠的是内心的
    力量,而是那句good job,那些物质的奖励。当没有这些外在的刺激时,他的努力的动力就消失了。

    几天前到老家办事,正好赶上这么一件事,亲戚家有三个孩子,老大16,老二老三分别为6、7岁。为了养家糊口,妈妈从早到晚在工厂上班,
    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在老大的身上,两个小的被姐姐管理的服服帖帖,不敢有什么造次。然而这一天,奶奶来到家里,老大和老二因为一件
    不起眼的小事就大打出手,两人脸上,胳膊上都受了皮肉之伤。平时被武力制服的老二因为有奶奶的存在而有了反抗的资本,显而易见,
    这种靠惩罚、靠武力所达到的约束行为只能是暂时的,一旦条件不存在或减弱,它原来的本质就显露出来。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对Montessori
    教室所表现的截然不同而感到意外和赞叹。我的班的旁边是K-1年级(即学前班和一年级),每天我有半小时的时间和他们班的孩子在一起,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班的孩子无论老师在与不在,都表现得一样,碰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孩子们之间经常独立解决。这与我上学的时候
    体验到的完全不同,老师要是不在,教室里早就翻了天。

    不以奖励和惩罚为影响而能做到好的行为就是培养内在力量的成果。
    发表于 2014-1-31 01: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内心强大
    发表于 2014-1-31 01: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是不是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的?我曾经对 Psychology 非常感兴趣过,可惜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过。不过看了你的文章非常有感触,多谢分享这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顺祝春节快乐!{:23_1005:}
    发表于 2014-1-31 0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赞同化蝶MM的观点!

    不论家有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要注重培养孩子强大的心理,使得他们在以后的生命中能够经得起失败和挫折。

    内在力量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是很关键的,我从孩子的身上就看到了主动与被动学习在效果上的巨大差异。

    顺祝化蝶MM全家春节快乐!
    发表于 2014-1-31 1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化蝶MM分享好文。
    现在太多的孩子,在父母的百般溺爱,娇纵中形成了易碎的“蛋壳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1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医者易也


        Thanks a lot. Happy New year to you too!
    My major i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But in school we learned a lot of developmental theories. Actually I did not learn psychology specifically.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12: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贝贝妈


        Thank you! Happy new year to your family too!
    发表于 2014-1-31 19: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花蝶写的文章总是很有深度。值得深思,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4-2-4 0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蝶妹的好文,篇篇都得细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2-7 18:19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