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14900|回复: 44

    [望闻问切] 寸脉过寸, 中风可虞 (脉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6 13: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是没有“高低血压”一说的,那是西医用截断血流的方法,测脉管壁张力得来的数值。
    1 y6 P& A' P$ C/ F6 ^$ i/ m- P$ M: q6 m5 q/ K
        中医的脉诊,不截断血流,反而是要求患者尽可能的达到血流正常,不能让手抬得高于心窝,不能低于心窝很多;不能运动后或刚进食后就测等等。
    ' R) E" f3 g& Y: p! B. w
    7 f6 b  k1 j( A    西医见“高血压”的值高了,就怕有“脑中风”的危险。而在一个真正懂脉诊的中医来说,会不会中风,跟这“血压值”无关,就看寸口脉。
    - T9 J. Z8 ?1 C8 ~& z, @0 v5 U5 ?- O5 o" `8 ~1 h  V& ]7 e% P
        多数中西结合者,或是临床数极少的“中医”,以为“高血压”就是肝阳上亢的、肝风内动的。以为“高血压”用中药,就是“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r/ ?# e( G: P% h& B, ?. w2 z
    5 X; k" E& G1 {7 f
         其实,中老年人的高血压患者中,占了一大半的是“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或“血虚型高血压”,而“肝风内动型高血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所占比例并不高。还有“气虚痰阻型高血压”也占了一定的比例。5 V3 d' _$ c5 E) O
    7 }5 Z& J( o4 N
        如果觉得有“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或“血虚型高血压”很奇怪的话,自己去网上搜索一下,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0 m* G: o# B2 C5 q" g: m

    - G+ V5 F$ a% z* W( O$ R
    * c* i' ]" C: J: m2 x     高血压,一种脉象是脉大、洪、数、紧;一种脉象是细、紧、沉、数。这两种高血压患者,前面的就是“肝风内动型高血压”或“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后面的就是“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或“血虚型高血压”。“气虚痰阻型”在临中风前的脉象类于“气血两虚型”,所以这只讲这两种。
    3 p+ \( B5 P; ~9 D! {2 q9 H$ ~; ]. k7 i+ i4 V2 L2 X" A% ?
         至于会不会中风,就看寸脉。寸脉过鱼际,就是手腕的那根线,还能感觉到明显搏动,特别是左手寸脉,无论是沉取还是浮取,只要发现寸脉过寸, 一星期内将有中风。; A* F4 I3 ^5 T0 [. h- s

      F' ]* p- S" u# e: Q$ v8 `0 T     如果平时,只要是左手寸、关脉明显过盛于尺脉,但寸脉没过寸,而且连续保持这样的脉象。预示三年内将有中风。
    5 M. R6 _! h& A% ^+ |! `
    1 o+ Z. s6 L/ J5 l# a; v1 I5 ?6 q     至于防治,并非见人拿个西医的血压数,就开“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汤”等“常规用药”。而是把那血压数丢垃圾桶里去,全面的、详实的用中医的四诊方法去辨证。
    . f8 ?8 P' H! ^5 N9 k/ G, S* s) N' q" r* d5 M5 \
         双和饮、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等等都常见于“高血压”的临床使用。有是证,用是方,会不会辨证是关键,而不是会不会背熟几个方子。
    发表于 2013-8-6 06: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财猫 说:
    ! X' j, ~. G7 [- |9 ?( [5 R/ k2 X9 ~$ w4 ]4 V' ?& h" Y7 r, ^
    "如果平时,只要是左手寸、关脉明显过盛于尺脉,但寸脉没过寸,而且连续保持这样的脉象。预示三年内将有中风"
    ! O  h; u' Q2 a0 m; M1 J8 d% e5 x5 G" U5 ~; k& l$ f# g: x3 O" a* J
    郎中,我平时自摸左手,寸脉和关脉明显大于尺脉,我的血压很正常,是不是容易因为血虚有中风风险,听起来挺可怕的。什么是寸脉不过寸?是指手指越过鱼际线摸不着脉吗?
    . \$ v" D# D" ^7 y# X  B" G
    1 u  S( L. k# w# ~# O  `: B; {2 a郎中答% n) p. D) T. T* \2 }
    & U9 f1 i4 O2 S+ x
    如果尺脉弱,寸关很强,又无明显肾与命门之疾时。
    $ p$ M1 E6 |1 m" @% s4 T4 u( }$ }( A; K" H
    寸、关洪、大、数、浮。尺脉一般也会跟着,六脉独尺弱,而寸关独强,才为这种脉象。& ]7 o) N) |+ m1 \

    : K+ n0 `9 A6 ^- H( q# j5 Z并非,寸关只是平时好摸得到,尺脉难摸到。这种一般有腰酸的,常年这种脉象。跟肝阳上亢的和血虚生风的人的脉不同。应指的力不同,脉数也不同。0 L- ]/ }. W. p; n

    7 b) ~* S" o+ [. \  M- _8 j" Y& ?正常人的脉,过了鱼际都摸不到。寸脉过寸才是不正常。; a3 N" a2 a, V

    5 X1 X; P0 }0 O- i------------------------------------1 O1 U2 j* U- M, G3 W9 @
    ! k4 T5 {5 D1 v1 L) y6 D
    郎中说:
    6 m- i+ ]; Q: w7 j8 b) y$ y; d: }) r5 }9 L
    总感觉摸不到尺脉的,或是寸脉的。8 L9 V1 ]. D" j" R& l- c

    - Z6 P$ f- ~; X) R# o是不懂沉取、浮取、中取而已,并非摸不到。2 i# w  N* o% w; p7 H

    - L1 K/ q+ n- G; p/ Z& O6 \摸脉,手上的力,是分几个不同轻重的力的。称为菽。7 y4 e8 p6 [; G: t: W9 J9 A% F

    ! M" Z8 e% v! ~0 ^# r# ?为了让科学的你们,好理解就比如说,我轻搭上去,称为用力2牛顿。我中取用5牛顿,沉取我用8牛顿。. ]5 A$ A$ @7 ~) q5 ?% v

    ' l* q- G" R. |) f在这二、五、八三个力的同时,还要注意,比如我用5牛顿中取,没感觉到脉,就加到6牛顿感觉一下,如果没,又减轻点到4牛顿,3牛顿来感觉下。4 ]: q  H  ^) L1 k& a0 O. W
    / d% B8 b7 `7 @6 k0 T, T2 B& ?
    也就是说,浮、中、沉三取时,不是就三种力,而是每个部位都分别施加不同的,但又相近的力去感觉一下。
    5 }8 q9 \7 F) H) z* }
    5 G. }/ Q) U; i6 f: _* O一、要感觉浮、中、沉哪一个部位,脉象最清楚。/ h" ]  \5 @9 z0 @9 A
    ; u7 O9 Z+ ?* t0 A
    二、要感觉浮、中、沉哪一个部位,脉象受轻重压力不同,而脉象变化影响最厉害。
    ( P/ m  u" o) F8 t! y6 F! C" k6 W" K7 T' b1 K; @
    三、要感觉浮、中、沉哪一个部位,脉象的脉径、脉力、脉率。) ^+ o7 Z! |! K9 H: q6 a( z
      v6 L/ r. c/ ^7 M' }/ a% {
    四、要分别出寸、尺、关的各个浮、中、沉的不同。
    2 H0 g" r% Q+ {( q( B% w+ @9 q
    , D( B; L3 W$ B五、要分别出左手、右手的不同。: n3 z# S. C, b7 l/ w6 n( i

      N3 h. P9 ]/ y" s7 O郎中说:) h5 B: E3 N/ x( D7 @5 S
    + s" @8 F! A% T/ {- B7 u" h
    四诊中最难学的,是望诊。, O* H" \) T2 d- l/ C& _
    4 \# W* D" _/ g$ |3 E
    也是最要求悟性的。
    ) n5 c6 [, X; _7 d4 }5 z  ~1 \+ W
    切诊,是卖油翁而已,多练就都能会。最少能应用于诊断之中。
    . Z! I! m; g# X1 g$ x! m8 I' d9 J; ~& ?0 O
    而望诊,特别是一望知生死,是要求悟性的。很多病人是不能接手的,就是必死之人的,连多问都不能多问,直接就得推的。就那种阴阳并、藏气不定的人。这种人,连家属都是那种认为有钱就能把你搞定的,认为有钱就能把自己的标准照给挂天安门上的主儿。
    / D8 A. b4 H  v6 V2 _( y7 I! L, j- v/ e7 |
    这种人,别说搭下脉,你就问下诊,他们一家都全推给你治了。嘴上说,没事没事,就当死马医了!人一死,翻脸比翻书可快多了。
    发表于 2013-8-6 06: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 说:" C* b( D$ K, m( v8 L  G
    ! N* ~! [, X) D! s
    来这里后,越发觉自已知识面的狭窄,什么 寸,关,尺,一概不知,赶紧去恶补。20岁时看过一次中医,说自己是悬脉,什么是悬脉?不知道。
    ) \/ Z9 j- H1 f' a- h/ j& F. y9 S+ L) C' M3 l* \, C
    真是要谢谢郎中开了这个群组,普及中医知识,为了我们的晚年不给人添堵。1 W6 Q  k- A( Z6 m& j5 R4 f
    7 N$ s. E9 L, B6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9 z$ Q( L! l( C! V# w
    - Z% d  z/ y; m* |* [; ?7 L5 ~8 L
    郎中答! I; i- |7 t' z' c- k" Z! G( q

    * X5 K/ i* E: x呵呵,是弦脉。4 F9 B3 X+ Y. }6 Z9 w) y5 B

    $ R6 r' M3 x1 `- m一般,脉不是分寸、尺、关三个部位吗?
    5 E% A; I5 E" t' I; R. s# P- b! i1 M& x
    三个指头一搭上去,绝大多数人的脉呢,是三个部位不会同时摸到。而弦脉呢,三个部位可以同时感觉到有脉动。再稍用点力或少用点力,这三个部位还是能同时摸到,甚至给人感觉是这个部位的脉是同起同沉的。就象我们按琴弦一样。; G) ]1 H% Q1 }- G+ X

    ' b( B  c. M* E8 G7 q4 j/ e" E- p( n有时,寸、关或关、尺两部脉能同时摸到,但可以感觉用力的轻重,这两部脉跟着同起同落,也属弦脉。1 }" N/ c% k6 v% Q# g! R! [

    $ t  _1 J2 y; L* `" o弦脉一般主痰饮、主肝胆之疾。痰饮会略带弦滑。
    9 S# M) J- J5 I$ l$ E
    ! Q5 G8 W( X0 U# h--------------------------------------
    ! |& D8 g$ `" J6 O8 O& L# v2 B2 E( V% k' w
    小贝bunny 说:  `9 x" \3 x" w& v# O
    + r5 L% s6 n, Z. C2 {
    郎中, 我爸从青年时起就高血压(遗传性的), 一直吃西药扩张血管降压,已经四十多年了, 他每天都不能停药(降压药和阿斯匹林), 这种情况, 中医还给治吗?
    ) e! C; \- }6 n  Q, J: S) u1 j: N$ ?9 _8 R
    而我妈妈本来没有高血压, 年轻时血压甚至偏低, 近几年来血压有升高的趋势, 也跟着我爸吃扩张血管的降压药和阿斯匹林, 但不是每天吃, 而是每天早上先测血压, 如果偏高就吃. 其实我感觉她有阴虚的倾向(怕热, 易烦躁, 盗汗, 偏瘦), 她这种是不是气血两虚型高血压, 不该吃降压药?
      N5 {4 M0 [6 z9 {) p5 ~7 O1 [6 Q3 I. i9 J4 K2 o' a& h
    其实他们吃降压药都成习惯了, 我估计如果建议停药的话, 都能跟我急. 都这么大年纪了, 要不就顺着他们习惯吧, 起码他们自己心里踏实. # L! e! y6 y& T! J- n# F" X

    ! N4 t+ J0 W. f% n, z. @! j另外我给狗剩煎了小柴胡汤, 让我妈白天在家兑到奶里给他喝, 每次兑100ML, 能喝多少算多少, 这样行吗?
    0 l( z* d6 s5 o8 q7 b( q" k" ~" N0 s" F' j! B  Y
    郎中答) o4 v/ ]) ?1 M# z. R

    % g, ^& s$ H+ _; Y不能将药兑到牛奶里。
    ' h( H1 l+ i" N7 J. X0 H+ N, G, V/ e
    小贝bunny 说:
      M) A4 d6 G3 k* t9 ]7 ~3 H% r( g
    ( H& k2 C' F6 S1 l0 j' I# i为什么呀郎中, 配方奶里也不行吗? 难道只能用针管灌?
    # Z8 Z2 L# v( Z5 u
    $ k; C: M7 c( {: ]3 [郎中答
    # u. b9 i3 e" j' H/ Q
    . P/ T3 r7 s7 Z奶里掺药,易让孩子吐。- F" y0 j9 a- `+ O
    5 y$ S1 o  e6 C! q  r
    凡味浓的、汁厚的,加了中药,中药也失性变味了,不起作用了。
    # _' {$ ?; I8 p; }& r6 ?- B, y% |; M9 N7 J
    ------------------------------------( e6 {9 [$ p- q. q% h, e- \
      e7 U3 G( B% B
    健健康康 说:
      g& n5 `4 h+ ~" u7 Z
    * o+ c1 Z) ]& A2 Y. X  o' c7 e郎中,如果左右手的尺脉轻按摸不到,中按也不明显,只有重按才有,是不是说明肾很虚啊?
    $ I/ \- ~2 w2 l" w# r% H6 J3 U% E. E) ~
    郎中答
    ( Y4 x1 Z) l" I/ e  E1 w, B! N. z. K2 T9 K
    脉沉主寒、主痛。2 H& P6 G9 x+ i* p9 T
    $ s" n9 m5 ?+ |0 I3 ^% U5 `5 E# n
    虚,是脉应指无力。
    发表于 2013-8-29 0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觉得我有时寸脉过寸啊。
    发表于 2013-9-4 16: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16: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16: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我记得。但是我觉得郎中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哎。。反正。。。我还是看不懂~~~/ d$ u8 R, J$ m/ c

    7 ~& |7 @; }  H! s但是这句话我现在懂了:脉沉主寒、主痛。
    ; d, h' S$ Y! D7 {灰常正确。
    发表于 2013-9-4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发表于 2013-9-5 06: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发表于 2013-9-13 16: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13-9-16 14: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好贴,以浏览
    发表于 2014-3-6 08: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金錢 +100 收起 理由
    蒙城郎中 + 30 + 100 欢迎新朋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8 2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蒙城郎中 4 B9 Q9 O# _, _/ P! G  i

    $ b3 l# i: w/ W& D% }. b/ y' l/ T. U
    4 k" W8 E2 T. S6 u  g, n    This reply request causes many junk replies. Why do we have to reply to read the content?
    发表于 2014-4-8 22: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14-4-9 1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学习
    发表于 2014-4-9 1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15-1-28 1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l4 F( p3 ^. b# z8 a
    发表于 2015-3-6 11: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学习
    ) U& |( D; O; z" R! h: f
    发表于 2015-10-22 11: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
    发表于 2015-10-22 11: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5-11-4 16: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 B2 W% k; d% Z: y* ?( e: P
    发表于 2015-11-4 16: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
    " E, P1 n* B0 H7 G
    发表于 2015-11-4 16: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kan kan
    * i0 F5 u; A' ~
    发表于 2015-11-4 18: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脉诊
    / \6 s, {2 W& Z- |
    发表于 2015-11-4 18: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lar_bear 于 2015-11-4 16:09 编辑
    6 f: U" z7 T. {+ {, c8 R) D4 E5 v8 M# P/ l
    这个得好好琢磨
    / W5 I( `" }( T! r1 n' \% {# f3 z& H; }6 Z. W% A
    "至于会不会中风,就看寸脉。寸脉过鱼际,...无论是沉取还是浮取,只要发现寸脉过寸, 一星期内将有中风。"
    ' X3 D- H2 @& _# r% o9 R8 i郎中,我左手寸脉沉取过那条线了,怎么办?
    发表于 2015-11-4 2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芝麻开门- S) N% }* _# w" h, Q$ b/ k" z
    发表于 2015-12-14 05: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学习
    & t" ?- O6 c( G# @
    发表于 2016-10-8 22: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看内容,我好像是寸脉过寸呀1 n8 |  B) b. Z* s5 R4 F& h( T

    点评

    别吓唬仍  发表于 2016-10-8 23:05
    发表于 2016-10-9 0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寸脉过寸4 Q' N/ c" \4 a
    发表于 2016-10-9 02: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Study.$ i9 m% u1 W+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11-5 00:11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