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7087|回复: 33

    [metamorphosis幼教专帖] 从宅男到学习方法到de-宅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 0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is 于 2020-8-1 01:56 编辑

    这个题目听着很难理解,主要因为是顺着我的思路捋下来而起的,de-宅男的意思是去宅男,好像caffeine是带咖啡因的饮料,而 de-caffeine则是去掉咖啡因的饮料。下面就是我的这篇文章。

    前一段时间在新浪网上看到北美崔哥发表的一篇文章,他以辛辣嘲讽的语气历数了中国男人女性化的趋势,看后你既忍俊不止,又有些苦涩。是啊,照这种趋势下去,阳刚之气的男人在中国真会越来越稀少了。

    记得去年夏天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忧心忡忡地论述了中国越来越多宅男的原因,即中国的高考制度,应试教育导致孩子们都主要以读书,做题来应对,而男孩子天性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恰恰相反的是女孩子则在这方面非常擅长。于是在当前中国的教育领域,乃至职场上,女孩子成了主导,她们不仅学习成绩好,在后来的职业竞争中也日显强悍之势。反观男孩子,由于学习上没有优势,课外活动的时间又没有多少好去发展其它的爱好,于是便愿意宅在家里了。

    我觉得作者的分析蛮有道理的。因为自己这两年回国也亲身经历了许多例子。
    去年儿子在北京想去理发店理发,结果沿街看了好几个潮店,儿子都不想进去,问他为什么,他说看着那些理发的人,头发染得怪里怪气,举止不男不女的,不想理了。后来还是我老爸带着花镜理了个有点不太齐的头,幸亏儿子看不见后面,过了两天,慢慢长出来了。

    我的表哥是个东北人,长得非常魁梧。但是长期落户在深圳。因为广东人个头小,所以他一直受到广泛的尊重。但是毕竟40多岁的人了,一次在电梯里碰上好几个大小伙子。表哥看他们的身材比自己好要高大,有些胆怯了。当几个人嗲里嗲气的声音一开口,表哥立马精神抖擞起来了,心中暗道“咳,原来是二姨子,怕他呢!”

    我想以我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和这两天发生的事谈一下我的想法。

    星期五的晚上,我们家来了个台湾学生,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我家吃饭了。老公是他选的一门课的老师,老公告诉我这个男孩学习非常用功,本来需要四年的学业他只用两年半就拿下来了。之所以经常请他来我家吃饭,主要是老公看他年纪轻轻,却已得了各种疾病,青光眼,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我第一次听了,简直不敢相信。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和他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不会做饭,他一天到晚在外面吃快餐。有一次他说他一天吃了20多个汉堡包。是他喜欢快餐吗?绝对不是,他对快餐的厌恶已经到了盼望这自己能赶快离开美国回台湾。因为不会做,关键是不愿学做,不想做,他只能天天面对快餐。

    每次来我家吃饭, 我看到他都吃得香喷喷的,好像多少年才能吃上一次。昨天是他最后一次来我家吃饭。因为要毕业了,要回台湾了。由于他弟弟在加洲,所以他爸爸准备从加洲开车过来接他回加洲,然后两人再一起回台湾。(他的弟弟在加洲berkeley 上学,其实这个男孩学习也很好,只是因为阴差阳错才来到我们这里的州立大学读书)

    我跟他聊起回家的事。他说他爸爸和他一起开车回加洲,大概要50多个小时。但是想到两个人开,我说那应该还可以。

    “但是我爸超喜欢玩,要绕到texas, utah,大概需要一个星期才会到。”

    我很好奇,”你爸爸喜欢玩,你不喜欢吗?“

    ”我不喜欢,我和我弟弟都属于比较宅的,喜欢呆在家里。在网上一看, 不一样吗?“

    我还头一次与一个宅男探讨宅的问题,但是我简直难以理解他的观点,

    ”从电脑上看到的,和真正去那里怎么能一样呢?电脑上的是平面的,去那里感受是3-D诶!“

    ”我觉得都一样。再说去玩好麻烦的,你又要计划日程,买票,准备行李,等等,很frustrated!"

    “那是因为你没有感觉经历大自然的乐趣>这些琐碎的杂事。”

    他还是觉得网上看和亲自去看一样。

    我简直觉得不可理喻。我有我的经历。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带儿子去看本地的职业冰球比赛时,进入体育馆,那种热闹的气氛就迎面扑来。门口一个大的横幅上写着:"Experience it!" 在观众席上,我确实体会到了hockey的热情。每个period(比赛分三个period)之间的10多分钟时间都被组织者积极地利用起来与观众互动。之间观众席上的一个个小球迷门热情地跟着音乐起舞,而冰球场上穿着吉祥物的工作人员不时地冲台上的观众发射T-shirt。同样,看比赛的时候,两个队伍的场上交锋的紧张和激烈又怎能是在家里看电视感受到的呢?

    但是我跟他说这些对他一点也不make sense,因为他对sports也不太懂,也没太大兴趣(没有经历,怎么会有感受?)。

    我老公来了一句,“那吃饭也可以只看看就行了?”

    “恩。。。这时他才用脑子反思了一下。

    ”那不一样,那时需要味觉,触觉的。“如果光是视觉的就不一样。”

    我真是无语。这个孩子电脑游戏打得全州第一名,但是, 但是,这又怎样?这是生活吗?

    开学以来,我一直周末在教会教小孩子圣经故事。第一章创世纪让我学到很多。上帝创造我们人之前,给我们先创造了美好的环境,天空,大地,阳光,夜晚,海洋,高山,植物,动物。让我们的生命去探索,让我们去呵护这个美好的环境。我们的senses有很多,然而电脑时代却让人只愿意用一个sense来体验这个世界,这真是太可悲了。

    但是其实这也恰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一个就是这个男孩子的只用眼睛来学的方法,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从孔子那儿来的。第二种就是piaget,montessori以及很多西方的progressive educators提倡的用手,眼,做的过程来学的方式。(从宗教的意义来比较,你也能看到两种的不同,孔子的教是说,耶稣的教是show)。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不同。看别人生孩子的录像和自己经历生孩子的过程。
    当一个小孩子初次来到这个世界时,他最先探索的方式就是他的触觉,这也是为什么他喜欢把东西都放到嘴里的原因。但是我们却只知道用眼睛看的方法去学,这是我家老二小的时候老大给他读书的照片,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更多的是sensorial 的探索。我们固有的概念都是flash card或读书等。


    想到我们班教室的孩子在开学初的时候学颜色,老师把男士刮胡子用的泡沫和颜色调和在一起,让他们用双手触摸,班里最小的J因为还很喜欢触觉的感知,弄着弄着,把这些色彩就往头上脸上乱抹,搞的我非常紧张,但是lead teacher一点不动声色,最后大家去洗的时候,这个孩子脸上只露出两只小眼睛,衣服,头上,脸上全是彩色泡沫,好搞笑的样子。

    但是就是通过这种动手活动,孩子满有兴趣地学习了图形,颜色,宇宙,地球,北美洲,南美洲。也是在教室通过老师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学到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kind, 什么是safe,什么是grace 和courtsey. 所有这些都是在空间中立体地学到的,是通过各种感知学到的,不是只是看书,上网得到的。

    中国人这种平面的学习方式造就了在美国,很多华人的孩子nerd的形象。美国人认为我们读书好,数学好,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人生两个最大的乐趣:体育和文艺。这两次参加孩子高中的活动,对此深有体会。(看音乐剧和篮球比赛时停车场爆满)
    在儿子参加的冰球,篮球,足球以及橄榄球的运动过程中,接触过很多美国父母,其实很多孩子的体育素质很一般,但是挡不住爸爸妈妈是球迷,而且喜欢打,挡不住美国文化里体育的巨大影响力。每次去练习或比赛时,看到那么多美国男孩都为体育着迷,积极参加运动,我常感叹:这才叫阳刚呢,这样长大的孩子想宅都难!可是,当我们中国人当家长的都不爱运动的话,你怎么expect你的孩子会喜欢,甚至热爱去打呢?

    也许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体育素质不行(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谈如何培养体育素质), 但是另外一个故事可能对你有启发。

    我家老二4岁多的时候参加足球队,认识了一个中国孩子,同岁。但是他的性格属于比较文静,喜欢玩lego,语言能力强,slow-paced,喜欢看书,电脑,有宅的趋势。

    这个孩子非常善良,不喜欢冲撞式运动,所以在踢足球的过程中也不是很enjoy。这是一张我们一起去密西西比河源头玩的照片。当时这个孩子连淌水都很害怕,要拉着爸爸的手小心翼翼地过河。另一边儿子则是开心地嬉戏玩水。

    这个爸爸很有动力让孩子不再这样下去。于是这之后的两年里,他经常带着儿子去wellness center(YMCA性质的健身场所)。开始是在小池子里,让孩子慢慢适应水,不害怕水,后来爸爸开始教儿子拿着float,练习打水,在后来憋气,再后来,开始学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

    当两年后我们再次在游泳池相遇时,这个孩子以专业的游泳姿势把我家老二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记得5岁时儿子和这个小男孩感恩节去neighbourhood要糖,没跑几个街道,这个男孩子就累了,但是两年后他俩再一起感恩节去要糖时,两个孩子跑了一家又一家也没有累的迹象。自己忍不住想起《射雕》第二部的一个场景,洪七公让丐帮一个弟子去买鸡,后来夸奖弟子轻功进步很快,因为身形轻松,步伐灵活,很跨就回来了。我想这个孩子也是一样,通过一年的爸爸和他一起游泳,不仅身体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而这个爸爸的所作所为正是许许多多美国爸爸妈妈们的缩影。和孩子一起运动不仅增强了家庭气氛,更让孩子们领略到人生一大乐趣---体育的乐趣,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想要de-宅男,我呼吁爸爸们行动起来,带着孩子一起运动,在体育里你不仅能增进与他们的亲密关系,同时你也在帮助他塑造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性格,成为有男人味道的男人。
    发表于 2014-1-21 0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优质好贴,好喜欢你家俩儿子!

    说正题,我对台湾宅男太有感触了,太有感触了!!!真的是不会做饭,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面,又勤奋钻研,有责任心。我觉得台湾男孩特别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教育的缺陷,当然也反应优点!

    等LG回来一定让他好好读读这篇文章。推体育而且是身体力行的推,才能有效果。
    发表于 2014-1-21 04: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我要把这篇文章说给老蛋听,让他得意下。

    大哥二歌都很帅啊!
    发表于 2014-1-21 0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宅男或宅女,更多的是不敢去面对现实生活。

    沉浸于网络游戏的人,多少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失败者,或是常被人忽略的。是人都需要一种骄傲,是人都享受万民的欢呼!这是人性所决定的。

    虚拟的网络提供了这些人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中,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将帅”,成了千万人迷恋的“美人”,在虚拟的生活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欢呼,得到一次又一次的称赞。这是他们很受用的。

    就跟我们读小学一样,哪个老师要常夸我们,我们那门课就读得好,感觉那老师长得都跟花儿一样美丽。因为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他们也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虚荣,在网络中能得到。就如同我们当初要努力学好这门老师的课一样,是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夸耀。于是他们会更为努力地沉浸于游戏中,在游戏里得到更多的荣誉与骄傲。当世人点明他时,他会更受挫折,更要去寻找安慰与寄托,于是更加地沉浸于网络游戏之中。

    不是华人孩子多这些,也不是台湾的孩子多这些人。而是从小没有父母、兄弟、姊妹相助的人会这样。西人的孩子也有很多这样的。

    这样的孩子的家庭,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父母都太努力奋斗了,全身心的扑在了“事业”上去了,其实就是扑在了赚钱上面去了。孩子在外面受到的委曲,父母也没时间管。

    我们这一代的不同,不同于我们多数人是兄弟姐妹一大帮子的,是表兄堂姐一大堆的。在孩提的时代里,我们很多的困难,很多的争斗,是我们联合了兄弟姐妹们完成的。我们从来没有处于一个“无助”的境界。

    但一个独生子女,或是兄弟姊妹不多的人,生活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之中,生活在周边强调弱肉强食的城市森林里面。在外面受到欺负,回到家,不但得不到父母的力挺,反而是父母一句:“人家怎么不来欺负我呢?人家怎么就不欺负别人呢,就打你呢?”,这让孩子多受伤。在外面让人打了,回来心还被没用的父母用刀割完还撒盐,怎么不让孩子永远的痛?

    野狗受了伤,也会躲在角落里哭泣和舔伤,何况一个有着思想的人呢?何况是一个有着自尊且自尊为最大的信念的人呢?


    当孩子沉浸于虚拟的人生之中,做父母的为什么不难反省下是自己的错呢?赚钱不就是为了这个家么?为了孩子么?孩子都伤成这样了,你赚什么钱?赚钱有什么用?你有本事赚钱,就赚到提供给孩子能生活在万人追捧的环境里,就提供给孩子永远不受人欺负的环境里。你能做到吗?

    你能为你孩子请保镖吗?能为你孩子请保姆吗?不能,那你就做你孩子的保镖、保姆,别去赚那么点儿不痛不痒的小钱。陪着你孩子一起面对人生挫折,用你的肩膀多为他在没成年之时,挡一些风雨。让他有机会冷静地观察这个残酷的世界,学习成功人的生活。

    其实真的不是孩子的错,是这家长的错,是这家长不敢直面人生的挫折,躲在繁重的工作之中,不敢直面现实中的挑战。
    发表于 2014-1-21 1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不愧是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尤其是看冰球那段,非常有同感,现场看和电视上看气氛完全不一样。
    发表于 2014-1-21 10: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 写的太好了,郎中分析的也很到位。
    同感同感。

    在深圳,广东我也呆过一段时间,广东人个头小且皮肤黑些,俺们到哪里就像成了另类, 一看就不是当地人,可他们也分不清你们是哪里的。 俺们外出买东西,还要拽个广东人一起去,否则否则就容易被人坑,嘻嘻。
    发表于 2014-1-21 11: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MM的好文!

    孩子4-5岁时,我们两人都在这边上学,压力很大,就搬家在学校边上。。。每周末一个人带孩子,买菜时也需带着孩子,然后给他买个拼图啥的。。。另一个娱乐就是带他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当我们俩考完试,想带他出去玩时,他会说:想在家玩拼图。。。

    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花很多时间陪他在外面,组织活动找小朋友玩。。。鼓励他参加各种体育,在这方面不惜金钱和时间。。。
    发表于 2014-1-21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_841:}     {:20_841:}
        {:20_841:}     {:20_841:}     {:20_841:}     {:20_841:}     {:20_841:}     {:20_841:}     {:20_841:}
    发表于 2014-1-21 11: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健健康康 于 2014-1-21 10:20 编辑
    化蝶MM 写的太好了,郎中分析的也很到位。
    同感同感。

    在深圳,广东我也呆过一段时 ...
    Jck6 发表于 2014-1-21 09:49



         Co.        化蝶MM 写的太好了,郎中分析的也很到位。

       的确,教育孩子真是需要智慧的,我们自己要不断学习,花时间和精力和他们一起“ 成长”。
    发表于 2014-1-21 11: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都顶

    像我老公这样的宅男,幸亏要的是闺女。
    发表于 2014-1-21 13: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 写的太好了,令人深思啊!
    发表于 2014-1-21 13: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蒙城郎中

    郎中的很多话都说得很深刻!

    孩子走弯路,的确是父母的错。
    发表于 2014-1-21 1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很多技能都需要上课学习, 甚至需要拿证拿牌照, 然后才可以做.

    为什么生孩子这么重要的事却不用呢?!
    发表于 2014-1-21 14: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坦白,我的志向就是成为宅女。
    化蝶MM家的小哥俩都好帅气!
    发表于 2014-1-21 15: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宅男或宅女,更多的是不敢去面对现实生活。

    沉浸于网络游戏的人,多少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失败者,或是常被人 ...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4-1-21 08:49



        我就是个宅女啊,难道........
    发表于 2014-1-21 15: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化蝶 写的好文。喜欢你文字里流露出来的真诚,关怀和爱。
    羡慕你一下就洋洋洒洒写了并打了这么多字。
    请问你用的什么中文系统。我用的拼音输入法好像打的很慢。
    发表于 2014-1-21 15: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郎中的话令我们做父母的深思啊!
    发表于 2014-1-21 15: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化蝶MM的好文,引人深思!
    发表于 2014-1-21 17: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两个儿子好福气。

    小声地给孔老二平个反,他老人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老人家也说学而不思则惘。还有他老人家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很不赞同。这种宅是电视电脑普及以后的现象吧,不能都怪老祖宗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8: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Student


        说得好有道理耶!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PEACE

    谢谢夸奖!嗨,其实也是有感而发,怕过后没有太多的激情写了。不过写太多的后果就是腰不舒服,所以尽量space out一下写出来。
    我就是用的拼音打字。可能因为上初中的时候就用打字机打英文,所以打得熟练些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8: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shamrock100


        谢谢!
    关于孔老二的事情,我会在以后的文章详细说明。
    发表于 2014-1-21 2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好文,最后那张小帅哥好阳光啊!

    我家也有个宅男,笃信乌龟比兔子活得长,坚信他若有儿子肯定比乌龟活得还长,但是我没给他这个证明的机会。。。。
    发表于 2014-1-21 23: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22 10: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两个儿子好福气。

    小声地给孔老二平个反,他老人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老人家也说学而不思则 ...
    shamrock100 发表于 2014-1-21 16:53



        握爪,

    俺也喜欢孔老夫子,按顺序排列我最喜欢的他老人家的语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而知新
    发表于 2014-1-22 13: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蝶妹好文!

    话说我家也有一个超级宅男。源源都有宅的趋向。

    这不,每天,我去散步,就揪着他俩一起出门。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3: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I think even girls should not be "Zhai". There are two girls in my son's hockey team. Their dads are both coaches. I think they benefited a lot from the sports.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3: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I think even girls should not be "Zhai". There are two girls in my son's hockey team. Their dads are both coaches. I think they benefited a lot from the sports.
    发表于 2014-1-22 14: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metamorphosis


    太同意了!

    我喜欢户外活动,都拽上爷儿俩。
    发表于 2014-1-22 16: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1
    我再次顶你写的:
    "开学以来,我一直周末在教会教小孩子圣经故事。
    第一章创世纪让我学到很多。上帝创造我们人之前,
    给我们先创造了美好的环境,天空,大地,阳光,夜晚,海洋,高山,植物,动物。让我们的生命去探索,
    让我们去呵护这个美好的环境。我们的senses有很多,
    然而电脑时代却让人只愿意用一个sense来体验这个世界,这真是太可悲了。"

    因为和你有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2-7 18:15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