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3 18: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spere 于 2013-11-3 17:19 编辑
第十章 龙腾帮主有恙
早上刚起不久,曲则全正惬意地喝着本地一个T字头品牌的咖啡,接一电话,是刚登陆时,租住的女房东玉玲姐,说要带个朋友过来看病,让他在家稍等。
玉玲姐是九五年,香港要回归之前移民的,现在拿的是加国和香港双重国籍身份。蒙城象玉玲姐这批九七回归前的移民,留下来的不多,一是这边以法语为主,而香港人多以英语为长;二是这边的气候相对于南方人来说,还是很不适应的。三是这边说粤语的,在华人圈中所占比例也不大,且有逐年缩小的趋势。所以除了多数是因为小孩子在这边读书、成长,孩子舍不得离开的之外,基本上是要么回流香港,要么转往多伦多或温哥华。
玉玲姐和多数香港移民一样,是信义会的基督徒,或许是信义会在香港发展的不错,曲则全在蒙特利尔碰到的香港移民,还真多数是信仪会的会众。租住玉玲姐家时,很得玉玲姐的照顾。每逢玉玲姐家开小组时,如果曲则全在家的话,也会邀请他一同吃些粤式小点。
玉玲姐这次带来的也是她的租客。三十多岁的女性,脸色略显苍白,伴有轻微的咳喘。还没坐稳,热心肠的玉玲姐就用相对于广东人来说,很标准的国语对曲则全说:
“你给看看。她是不是因为长期住basement(半地下室),而得这病的?我都跟她一家说了,我楼上有一套空着,不涨房租,让她们家搬楼上住,可她们老觉不好意思。你给看下,我觉得她的病,就是住basement,住的。虽然我家的basement还干燥,但也不能长住。刚登陆住个小半年没事,哪能一住两三年。你说是吧,阿全?”
曲则全笑着对玉玲姐点点头。然后召呼玉玲姐喝咖啡,因为曲则全习惯喝黑咖啡,故而家里没有备咖啡伴侣,就拿了炒菜用的白砂糖放一边。玉玲姐加了些糖,喝了一口,或许感觉味道还是不习惯,就放下了杯子,看曲则全给她带来的租客把脉。
把完脉后,曲则全问:“这是老毛病吧?原来就犯过的吧?”
女子点点头,“原来就有,但从来都没有今年的重。”
“到晚上更加重?冬天是更重,现在稍好转了点?”
“晚上更重点,今年是冬天开始加重的,到现在好象没什么好转。”
“胸闷,咳时会痛不?”
“有时会。”
“晚上睡觉时,会不会脚抽筋啊或是冷得打抖要全身蜷着?”
“喜欢蜷着睡,但不抽筋,也不打抖。”
“原来都怎么治的?”
“在国内,犯的时候,就买个氧气包,吸氧就能缓点。西医说是‘心肌炎’,没法根治。今年厉害了,吸氧也没用。”
“哦!不是感冒啊?我看她一直老咳不好,以为是一直住在basement里,感冒好不了。”玉玲姐插话。
曲则全对玉玲姐笑笑,然后又回头问那女子,“你父母或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中,有没有人也有这病的?你亲弟兄姊妹中有没有人得这病的?”
“没有,就我一个人。”
“那就好办了,能根治。你这病在中医里,称为‘心阳不振’,只要不是遗传性的,器质性的,就可根治。你家中没有,那就不是遗传性的。你会因为天暖和而症状好转,甚至有时不会发作,就不会是器质性的。”
曲则全于是手书一方: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接着说,“拿这方去抓药,五剂。三大碗水,小火煎成一大碗,然后分成三小杯。早、中、晚饭后,各温服一小杯。”
曲则全把方子交给那女子,喝了口咖啡,靠在沙发上,问:“你们住在basement里住了多久?”
玉玲姐抢着回答说:“有两年半了,快三年了。”
“哦,那是得搬了。这居住环境啊,对人体的影响是缓慢的,但是影响还是很大的。这basement,不管有没有阳光照射得进去不进去,也不管是不是潮湿,因为处于半地下,阳气就自然比地上的房间要少。人住在那时间长了,要么阳气就给郁住了,要么阴气就盛了。你家里还有什么人?”曲则全问那女子。
“还有我老公。”
“没小孩尚好。你老公是不是现在容易四肢冰冷,白天容易犯困?”
“嗯,现在感觉他的手脚有时比我的还冷。晚上睡觉,捂好长时间才能捂热。白天犯困的事没听他说,但好象没原来有精神了。”
“有没有听他说过,感觉口苦、嗓子发干、头晕的现象?”
“这没听说过。”
“口胃还好不?有没有饭量变差?”
“没有。”
“有没有发现他开始偶尔自言自语?或是不太爱说话了?”
“没有。”
“嗯,那就还好。”
曲则全再手书一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实12克、炙甘草12克,对她说:“给你老公配这药,如果药房嫌药少不给打碎,家有磨咖啡的机子,就用那机子把这些个药给打碎成粉,每次一小匙,温水冲服。一天三次,饭后两小时吃,吃完药粉为止。”
“我家有咖啡机,上我家打碎就行。”玉玲姐又热心道。
“呵呵,还是听玉玲姐的,你们家搬楼上去住吧。觉得不好意思,就一个月加十块钱的房租,你们看如何?”
“不用加钱,现在新移民不多了,租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了,你们家住上去就是了。”玉玲姐一向是很大方。
“还是不用吧?”那女子有点羞涩地说。
“还是搬吧。搬上去了,也利于你夫妻俩的健康,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你们怀孕生孩子的机率。”曲则全说。
“是啊,我们都查了,两人都没问题,但就是一直怀不了孕。难道跟住basement有关?”
“或许有点,生孩子也得要‘阳气’,呵呵,最少也得要心情舒畅。长期在半地下住,心情压抑也是再所难兔,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的可能。还是搬吧。”
“玉玲姐,那就按曲大夫说的,每个月加十块钱租金,我们这周未就搬到楼上。”
“不加租钱了。搬上来就是啊。”
“还是加吧,不然他们俩口心不踏实。”曲则全笑着对玉玲姐说。
“那就听你的,加十块。对了,阿全,今天上我家吃中饭去。”玉玲姐说道。
“不了,下次再去。今天等会儿要去唐人街,跟他们社团的人约好了的。”
“行,诊金还是原来的价吧?”
曲则全点点头,那女子掏出钱给曲,曲接过,说了声谢。
到了唐人街,关荣山他们几个已经到了。曲则全向众位打了声招呼后,坐下点了两笼虾饺。
陈鼎万老爷子问曲则全,“小曲啊!有没有兴趣来我们社团任个职?”
“呵呵,我广东话说得不好,听你们说广东话,说快了,也听不太懂,还是不去的好,占个位子不干活不好。”
“你说国语嘛,我们都能听懂,也都能说。”关荣山说道。
“几位老爷子心思我也明白。社团要壮大,必然要添新鲜血液,要不断地加新人。现在华人圈子讲国语的越来越多,只收说粤语的自然不行。可我这人游荡惯了的,进社团担不起责啊。要不我介绍丹青馆的雷小刚进你们社团?”
“他进了加中商会了,不会来我们社团吧?”陈鼎万说道。
“呵呵,刘立伟不也是加中商会的副会长吗?”曲则全望着刘立伟。
刘立伟四十多岁,在基本以六十岁以上为主的社团侨领里,除去那些以家乡为纽带的宗亲会、同乡会,他是少有的几个年青人。他和曲则全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他一心是要在唐人街的商业交易中分得一杯羹,而且目前也有斩获,同几个大佬合资买下栋老写字楼,重新开发成一大商业楼招租。
曲则全当初只是因为语言差,初登陆,想多认识几个朋友。如果是在网上交那些同样是闲得无聊的中国大陆新移民,除了打牌、吃喝就没个正事,而且也的确是酒肉朋友,如果是真有什么事要相互帮手,基本是不可能,只是聚一起吃喝然后各自吹嘘着自己在国内如何,然后瞧不起这些,瞧不起那些。曲则全同这些人玩了两次,就不再来往。无意间,见一老牌侨团打广告招义工办活动,于是闲着也闲着,就去做了几星期的义工。后面又随着侨团帮蒙特利尔市长拉华人选票,做华人社区的助选团的义工,就和这批社团的人结识起来。
外人看上去,这些老牌社团三天两头就是在吃吃喝喝,迎来送往。实则有点和国内差不多,很多商业往来就在社团的聚会中完成。华人移民圈中,最有钱的一批,也就这些已经在这几代了的社团大佬们。光处于市中心的唐人街的多数店铺和多数商业楼、写字楼的租金,就足以让新移民要奋斗几辈子还得逢好机遇。曲则全是个不念财的人,故而同这些大佬们交往,就不会过去奉承,反而就是这点,让他在这些大佬们的眼里,比刘立伟和雷小刚要好的多,也更愿深交。
刘立伟说,“雷老板应该不会看中我们这种老社团的吧?这社团光付出,没收益的。”
“呵呵,那我就打个电话,问他愿不愿来这非盈利性社团。你们说怎么样?”曲则全望向关荣山,毕竟这个社团的真正老大是关荣山。
关荣山低头同陈鼎万商量了一下,然后对曲则全说,“你问下他有没有兴趣。”
“行!”
其实雷小刚一直就有心想同余海凌、关荣山、陈鼎万等唐人街真正的大佬们结交。因为他的生意在唐人街,而且他也准备进军唐人街的地产物业,而这些离开这些有地、有钱、有威望的大佬们是不行的。所以,曲则全一个电话打过去,雷小刚就兴奋地,三步并两步地跑过来,他的加入,让刘立伟更不舒服。
雷小刚来之后,因为本就都相识,所以直接就奔主题,入社团该担什么职份,该出哪方面的力、出哪些钱都摆在明面上谈了。
余海凌的太太,向曲则全示意一下,然后两人转到另外一张空台子上。曲则全给余太斟了杯茶,坐下来问,“余太,余生今天没来,有事去办了啊?”
余海凌是唐人街龙腾帮的第三代帮主,只是现代社会了,昔日的龙腾帮已经变成了龙腾集团有限公司了。虽然余海凌还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但下面的经营业务全分摊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了。
“你等回儿去我家一趟,余生这几天不舒服,躺床上起不来,找小李扎了几针,效果不好。你自己一个人,过去看一下,不要跟别人说起。”余太小声的说。
=================================
桂枝去芍药汤
出处:《伤寒论》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促,一作纵。
桂枝三两(去皮)、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方证要点:脉促无力、胸闷、咳喘、短气。(脉促一定要是无力,否则为阳盛脉促有力)
四逆散
出处:《伤寒论》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柴胡、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
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方证要点:脉弦(必须)、四肢不温、或下利、或小便不利、或胸肋苦满、或少腹胀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