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心 于 2020-3-28 08:10 编辑
4 t+ m+ A2 i* j' ?& Q* j
) r, q) N/ \9 p7 o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两件事。! S+ _& W m+ k2 b& M$ R
! {1 ~0 s6 ^4 ]) R6 i$ d/ BBC轻症不给检测,全部自己在家隔离。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应该像武汉,做到应收尽收。但是国情不同,这里哪里能够给你快速修起来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真有这种地方,你还不一定愿意去。如果真的就是休息,隔离,还是在家更舒服啊。当然前提是和家人真正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目前BC地病床和重症床位都还有余量,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挤兑。或许他们轻症不检测,也是为了防止检测站交叉感染。总之他们有一套做法,目前还没有特别糟糕。+ k# W. ^. ]) Q2 ~0 u) e' N" ?
另外,这里虽然不建立方舱,但是集中了几家旅馆,开辟了公园,专门收容无家可归者。因为认定他们是高风险人群。
2 c. m0 j: G0 V( E& y8 B0 y6 A
6 e [2 \8 F! \& b! t7 R' L' R( k" `7 o, ^! s& j) U v+ t3 f
我们公司,关闭办公室以后没两天,发了封信,说有两个同事疑似。但是公司不会去了解这两位同事是否做检测,是否确诊,也不会把这个消息公布给大家。只会通知和这两位同事密切接触过地人自我隔离。其实都已经在家上班,基本上就是说要和家人再做好隔离。一开始也是不理解,还去问,共用厨房和卫生间,一起开会这些,算不算密切接触。结果十分官方地回答,不能回答任何问题,因为会被用来推测是哪位同事疑似。大家也就只能忍着。总觉得这对隐私地保护也有点过分了,增大了其他人地焦虑和风险。不过反过头来想,如果自己刚好是那个疑似地人,大概也会希望公司这样保护自己地隐私。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很负责任地联系了所有密切接触人。6 {- p1 @, @% z, [; }+ l, r. Q, j1 B
2 c2 D% N% j3 D. M( i% P7 ^2 k( E
最后有个问题。这里媒体说,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不高,因为无症状,一般不会咳嗽打喷嚏这些,造成感染。郎中觉得呢?
% \& a, [8 w# E#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