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一个教育理念,思想来自比较,班里受到伤害的不仅是那些自卑的,同样是那些得胜的,因为它培育不出真正有同情心去帮助那些落后的人,相反它孕育出的是骄傲,而骄傲并不是尊严,它显露出的是更深的自卑和冷漠,让他只会用更多的外面的东西来维持他的骄傲,如金钱,权势,好声誉。
想到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接受 香港记者采访的时候都以能被美国的华莱士采访过而显露出一种不可一世的高傲,真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无地自容。
我们以前认识一个朋友,因为是北大毕业的,每次介绍自己的时候,都要这样说,“我是北大小王。”
从上到下,我们的骨子里都被这些外面取得的华丽外衣而自得,满意,为得不到而自卑、难受。
有人可能说,我们为国家取得的成绩自豪都不行吗?
我想到John Wooden感动我心灵的那句话,“Don’t try to be better than somebody else, but never cease to be the best you can be.”(不要试图比别人好,但是永远不要忘记要把你自己做得最好。)
我想骄傲与自豪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以和别人比的思想还是以自己进步为基础的思想。
当我们拿另一个孩子为基础的时候,当我们以别的国家如何看我们为基础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骄傲。
而当我们去除相对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自豪。我为我的孩子能克服自己的缺点,能克服环境的困难而取得的进步而自豪。
每当我看到我的爸爸每天沉迷于国家强大的这些新闻里的时候,我感到很悲哀,因为这些国家的强大和富强对他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帮助,既不能改变他的固执,他因是他挣的钱而对妻子的不尊重,他的自卑,也改变不了因为自卑而无法建立和周围人的关系的事实,他活在他封闭的世界里。
我也想到我的婆婆,她的善良曾让我看到“道”家里说的水。老太太子女、孙辈众多,但是家庭的关系,孩子的不懂事,经常让老人家烦恼。但是她有个解决之道,就是到邻村去买鸡蛋,因为每当她到邻村的时候,那里的大人孩子都投入羡慕的眼光,纷纷议论他的孩子在美国,那种眼神仿佛她是从外星来的,那是一种膜拜的眼光。老太太从那种眼神中得到一天的满足和喜乐,高兴地回家。
但是从国家,从财富、从荣誉里来的这些喜乐只是短暂的,表面的,外在的,老太太还是要回到现实中的烦恼中,孩子的不听话并不能改变。
但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活着的时间,就是为了这些外面的东西吗?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只有外面的,而没有能改变里面那颗心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