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药控之问药一:姜" S- b' J+ `) T' H4 [
' T/ d+ b5 w+ U, o: wQ:; ]( G5 I4 S7 T/ h9 O
3 N3 s0 B+ P" y8 r初次遭遇伤寒第一方“桂枝汤”时,感觉古人很有幽默感,怎么五味药里会有三味药在厨房里就能找到?!这三味药分别是炙甘草,大枣和生姜,彼时还不懂得甘草有生、炙之分,以为就是家常做卤味时调味用的生甘草。今天先问姜的用法。
/ ^$ X% f9 L3 h
8 H& o6 \- Q( ]/ G' ~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入药有生姜,干姜和炮姜。问题有三,$ K: w/ _1 ]. Y# N% \4 M3 i9 ?
" e# l2 L8 S& |1 j" T1。生姜为日常调味品,用好了是良药,用不好就难说,郎中对生姜的用法有何高见?
* }+ C5 Q& n; P' ^/ y% s8 q) d/ u$ b
2。“附子非干姜不热” ,干姜似乎是生姜的升级版,干姜可以用普通的生姜来代替吗?( d8 t/ Q; M- k1 z' ?4 L
1 H% Q5 Q0 j( N4 T0 a8 l r- ~) |/ t
3。炮姜似乎不太常见,临床上是如何使用地?5 o" Z' T9 s* M1 `& f, b
& r8 {( C& ?" S$ v. ?1 j0 b/ c
蒙城郎中:: I5 L; V6 w8 t9 k' j( Z6 m7 n4 w
7 t7 G1 C8 x& Q9 m, V9 W生姜就是我们日常在超市里看到的生姜、就是我们做菜时用的生姜。
6 p5 T! C* a- I$ S) Q
- I8 c: }' _& k' J+ e2 @: s/ Y6 s干姜,一般是生姜去皮后,风干的。比如我们买来新鲜生姜,放干燥的空气中风干,去掉芽头,去掉皮,就是干姜了。
" V, H1 p3 D4 H/ l3 {2 e8 O- E" f5 |3 F" I4 p
炮姜,新鲜生姜洗净后,风干,然后再放炉边煨烤。没焦成炭的,只是干燥无水的为炮姜,焦成炭了的叫炮姜炭。
5 n) ~9 V; k9 h( `) M' o8 v4 I$ B$ z% R2 f
生姜辛散的力要强,所以去邪上面差,如是外感病邪,就用生姜。和半夏配,不但能解半夏的毒,还能偕半夏降逆止吐。
6 G$ i; x/ y# y X4 _
; L7 h# u3 N7 Z' c" U所以有的人说晕车、晕船、晕机吃几片姜可以止吐。其实只是止胃气上逆的吐,是止那种胃里饱的那种吐。+ o" A+ b. c$ ]1 `0 U# q" |
; L! u4 L) w. f: C而有的人晕机,有的是有痰饮,有的人是少阳病,有的人是血瘀,不能光用生姜止吐。不能是吐就用生姜。
- E f& f" i) N: y$ h; h& ?: V/ k7 T( U
说个题外话就是,很多喜欢收集偏方、秘方、单药方、食疗等的,喜欢去盯主治症状,而不去看所治的症状是由何种病机而引起的,就老犯那种“见着有胡子的男人全喊爸爸”的笑话。! k6 y1 F2 Q% d7 F9 u
Y+ f; R c% R4 g) V1 L* s干姜的作用是温化脾阳、温化水饮。生姜散表寒,干姜温化内寒。寒饮的,用干姜。回阳救逆的,用干姜。寒泄的用干姜。生姜治表证,干姜治里证。/ p; P8 Z" {1 B6 y
/ {: Q# ^! g/ N* l; S
炮姜,温经止血。傅青主的生化汤中,止血用的就是炮姜。炮姜是止那种寒性的出血,不能止那种湿热的热血,血热的出血,用炮姜反而会加重出血。
/ t/ I0 M% G c0 ^+ Z& w& u2 ?; Q$ |' ~5 C
好几年前,我一哥们半夜打电话给我,说给一产妇开了生化汤排恶露,喝下去后,反而血崩了,血大量地出。这生化汤,现在都基本上用成药的。. h: H7 F8 ~5 W3 j k3 |, b+ e* K: m" \
! [0 z2 j8 U) T; v9 T我一向不喜欢用成药,就是因为不能加减。人的病不可能是完全能套一个方子或几个方子的。所有的成药,的确都是千古名方,但名方也不就见得完全适合这个病患。
( m! U0 {% S( K$ Z
$ F y s2 P! O3 K2 \! r! G这生化汤,一般就治寒血的,那种恶露量时多时少,结块的,紫暗色的、一定有小腹冷痛的。
# X6 V! y; S+ V/ C; U
4 Z3 X* V1 H }2 @" r/ Q有些个王八蛋不好好学中医基础理论,就当着死公式一样的死记硬背,是产妇就用生化汤来排恶露,用坏了人,还不知道原因。
$ \/ G( D4 [) k! L. O+ X. y
& i/ _6 [+ c5 [2 p& }* h还见人发帖问恶露,不问寒热就说用 生化汤的。还真就有神经病听这些王八蛋的,还真去买了就吃。当然,这些个王八蛋不止说生化汤了,但凡人家一报个西医病名,或哪个痛处,就马上能报出方名药 名,寒热都不用分的。
# N+ l5 H! ]: U5 H0 A- p) H J8 [8 I* F/ M8 Z# [: t
Q: 6 A7 H6 q( O( N
+ C! K& B [% z原来一个姜,还有这么多讲究,学习了。
1 U& Y1 S$ J" F& P
6 }2 f8 C) [3 {9 U9 ~9 {现在Google一出,人人都是专家,网上似是而非的文章多的很,再加上看的人断章取义,道听途说,传来传去不知又有多少误差,就根据搜来的这么些个东西就随便给人偏方治病可真悬乎。
% C. M6 U/ \, L* g O' S1 D- u& `7 v/ u
Q:
, Q1 I0 r2 F: B
: f3 Q4 ]' E) y/ v# `$ e- B& l哇,一个姜,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B9 t8 E& h8 G I7 p4 K* R
/ \- R! J* D U( k- d& ~生姜,放干了变--》干姜,再干到无水了--》炮姜。 分3级哦。
2 ~* C% |4 c- v% |) g9 k$ i9 @0 H% e0 y/ L- t
Q:! k, m; X7 t! F
$ U1 S9 i, X5 ?晕,我产后也喝了生化汤。当时让家人去给我配药,药房的医生不给配,说这个方子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喝的。我妈妈求了半天,人家只给配了5天的量。这样看来这个医生还是很负责任的.
1 V! n" d! o' c4 n( J4 t/ ]2 a0 t6 ?5 \* {/ }
好在我喝了之后没有感到副作用。
* @2 d m% g( ^( b- a# q1 V
; l$ z& I T$ g) ^$ m- a9 p1 {5 ?0 \蒙城郎中:
2 G6 G) p5 G$ M9 j/ q. X2 o6 P0 \" h9 U5 I
华人产妇,多数偏寒,再加生产时的大出血,故而虚、寒为主,再有恶露不下或是恶露不尽就可用生化汤。
6 T& @9 e+ p2 w# _5 G' G, p; R$ E, z" i' E& S3 m, F' F; O$ c. w! i
华人产妇中,也有体格象鬼婆一样的,也有偏血热体质的,生产后,能马上就喝冰水,能不坐月子。她们这些人,就用不着生化汤,喝了反而坏事,反而大出血,血止不住。+ ]! O1 _8 C. l6 M+ P+ t( Z# y
3 @7 k8 S8 O+ e% H6 D% x! U! z我就是用了生化汤,去炮姜,加生地黄、益母草、茜草、黄芩炭。
. {4 M7 x4 o# n/ s
) E% }+ |# q) S+ U生化汤是个好方子,傅青主就道教龙门派中的,这方子取的就是“推陈出新”。因为恶露如果不排尽,留在子宫里,以后就会有癥瘕的可能。$ g0 V4 G; t7 }
) t; W' I& Y6 B2 @
象很多女孩子在读大学时,尝了禁果,打胎后,没坐小月子,就会有这种“恶血”积聚在子宫或是子宫上面的血海里。
; \6 K1 A# n" h5 e( f
! n! j4 ^" `# z5 L: ^( g& k) {不是刮胎让她们以后不易着胎了,而是着了胎后,常三个月不到就有“胎动”,就有下血,于是流产。和刮不刮胎无关,是和坐没坐那小月子,小月子里排恶露排得好不好有关。% X i$ i( `7 _7 z' I/ q
D, t+ W9 J7 K
& ~; K3 D, ]* h
Q:
- t9 |( `& a% M# g v! u0 E5 m, Y" @& M: @ t
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亦或是中药爱好者,学点中医基础理论也是对自己或是家人负责,至少在求医问药的时候不那么容易被误导。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3 P7 b7 B- `3 U2 T; Q
7 |/ b5 q9 Z9 X6 \再问一个问题,生姜是我们常用的调味品,从性味上讲,它的辛温在平衡食物的阴性上是不是也有帮助?如果是,那以什么为度?( ~; h" U- B* N7 s/ D3 `5 @: a
# @6 b+ t, Z2 t蒙城郎中:
3 v- p* I1 P0 V2 v* n( H o- y0 Y7 E6 L- J( U8 s; P
象炒青菜,猪肉会放点儿生姜,就是去寒气。) Q* |; G- s8 ~6 K/ n( i1 T; e
" ^* i3 T( \2 y0 o1 y; E
鬼佬们做沙拉,也常会放苏叶,其实也是平衡下寒热。
, [ @, s1 ?) O. o$ K0 |( }. Z9 S: w5 P- O5 N2 q) v
度,这个没法精确,因为在于吃的人是谁没法定。
) a( \" `- p$ b# R# F8 _
9 D9 E7 Q# i, U+ _% t% ^+ @吃东西的人,不怕寒,这姜自然少放或不放。怕寒甚,则葱、姜、蒜放重点。
* n* @& D$ w# M' l0 g- y
) N- Z N. o0 c. ^2 sQ: ; B' X2 O) p0 ~1 ^) P
& a) ` c7 L N; K# ^# `: _可否理解为产后恶露不出多为寒凝,喝生化汤对路,但如果患者不是寒凝而有血热,和生化汤反而会血崩?
; A( ?6 i1 l/ }8 U/ V: N8 @2 _& o7 c6 T; f7 P8 r
蒙城郎中:( ?: l" i6 s5 M( |
5 k4 D. |% ~) [; i# L, t4 m
生化汤除了寒外,还有气滞。
: n2 [% I9 ~; E% A2 e! P' q% g- K4 X1 |* s$ J
Q:
6 { W e/ B9 s1 ^/ ~9 O; \+ m; t* T C. H" x3 Q# B6 R. R
如果血崩了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大量服用人参黄芪之类来提气统血?0 F$ ~9 R7 N4 Q6 c2 m0 b# }
+ t5 {. S6 A; B m9 B
蒙城郎中:/ {& S& c4 b/ E/ N$ i
G. ]6 I8 k6 y" w- P- f) t5 r& F* }
CALL 9116 D) x7 V7 _, J Q' S" w2 I8 C! c
* r3 l& i0 t" Q6 q3 N3 F" l这种情况,压根不是“业余选手”能摆平的。1 T+ J6 b7 V8 \8 B" d
) p2 R; [) l3 c) I+ L2 @参芪之类的,只是一般性表虚证才有效的玩意儿。在这种急救的情况下,用了反而死得快~
; T# @; O* r& ~, K
5 B4 U4 K2 u' c% H+ V* g6 Y/ G& P" {0 D' l
Q:
' X0 A+ l' _9 @! z+ B- L2 @3 ]$ a4 ~0 p) E
那胃寒是用生姜还是干姜呢? 看来买来的生姜变干了不要丢弃,还是宝贝呢:))
6 L& ~; N3 p- w5 O s$ P/ ]1 Y6 |' I$ W" p
坛子里说到红曲米了,不是食用色素吗?啥保健用途啊?
s3 o# T, Y+ \0 e' A. z$ Z
) M0 Z$ E" x/ X5 ?+ j" o蒙城郎中:1 ~; ~2 s, f. ^( ~# G
3 B3 u* f2 C0 T; ]胃寒如果呕吐清水,就干姜半夏汤。其实这种的呕吐,主因是水停饮于胃,所以吐清水、酸水,小便清,舌苔薄白或是水润舌。用干姜温化水饮。( P2 z- N9 `) A0 d6 E# f
! q2 [8 v7 r% j q0 i7 F% ]
生姜和半夏组合而成的小半夏汤,主要是治呕吐有物的,呕吐中带有吃下去的东西的。这是胃气上逆导致的。
( J, ]8 w3 T( \% j+ D. s5 m" z( F/ y6 I8 _5 s+ h( _% f8 |
胃气上逆,有的时候是人体的一个自然反应,是排异反应,比如吃坏了东西,就吐出来,只要吐了就没事,而不是吐了又吐,吐个不停,就不用继续吃药。
& n) ^( N# |# [5 t7 U" }5 G
% {* D1 [3 W" k3 j7 F呕吐后一般都会口渴,这是正常现象,少许喝点水就行,不要大口咕嘟,不然会水泛再吐。
) Q) ?- Q4 r8 K8 `4 G( h* R& z& L n* J
如果呕吐后不渴的,一般多有痰饮。有些人大汗后也可不用喝水,不觉得渴的,其实也是体内有湿。
& a) Y$ S* _9 L: D3 q
/ L1 r; G) U; y' T% w管它红曲米还是黑糯米,只要你一掏了钱,反正就有人笑着说:又一傻子送钱来了。
+ ~* Z% P& d" r! B9 I
3 g( D! e, X4 K3 o9 P% G4 o# v
5 w- x$ C" X/ U% Q4 G, e1 b; E0 cQ:. y; U% o7 s# p" F& ~7 N
- }, V9 _$ o1 U6 m
红曲米,性温味甘,入肝、脾、大肠经。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 l. B2 p2 h- M
3 P8 ]8 P- ?5 U7 v缪希雍的《本草经疏》上注明:无积滞者勿用,又善破血,无瘀血者禁使。
5 m l! ]( t7 N/ y$ h3 x8 U$ i7 }; p- h4 \3 n
谢谢您。注意到大多方剂里都有 甘草或炙甘草,它的作用和区别?有人说是调和药效,承上启下和去毒的?4 Z# j+ l" R/ ~8 d) v
: S% _/ X) @ {* W) I! O- F蒙城郎中:& v# I" r4 _3 @
. l. q0 O" R' M. c! J$ q生甘草: 敛五脏之火、之热;收疮生肌;解毒(热性毒、主要作用是和胃,护胃气从而解毒);偏气分、偏清热。2 {( o! Y: H$ p! Y0 H
; s! Q# _0 C" r# T, B. X. I
炙甘草:缓痛、缓急;生胃津,养胃阴;偏血分,偏和中。$ O) ^( _6 R# f4 z0 S& |
$ O. @6 h( V9 {7 r5 K' Q4 ?- uQ:
8 `( J) h: `8 }/ h4 F* z3 W
0 p2 c/ L% f$ J f谢谢,再问:市售的生姜粉应属干姜了吧? 还有广东人吃的沙姜是什么?
1 ^; Q5 J1 ]4 I% ?3 s0 a" N& w$ ]
8 F% V& Y! p3 R% J蒙城郎中:
9 @. ~6 Z* T7 p% ?/ O$ Q
+ q9 e8 X/ r, }& O& l* R2 |) W干姜除了“干”以外,还有一个“老”。自然风干,还能长出芽头,最少得十天半个月。4 h* S7 E2 ]0 S
1 i1 ~1 |2 [* D9 A- _; c. _生姜粉是微波干燥或烘烤干,再研粉,我保证那个长不出芽头来。我也相信跟干姜是两回事。0 g2 v* ?! B( K) t5 S% X9 V
$ ^; p; i: K& J' u) C9 Z
5 T1 `. P3 @& A$ l. uQ:
9 B8 n/ I, G D! h! E0 C
' ]; @$ E& T/ [/ d# [: f生姜入药去皮与否的药效有何不同呢?
& j+ l: X. u* ]: n$ Q+ J) h! e& V* C- s7 l( H% d) P3 Q1 o) X( J
蒙城郎中:
; Z! s( n4 {0 P/ I0 t( U6 d( l" L$ C
姜皮单用,偏寒,多用于皮水(水肿于表),且是热性的皮水。! Q% x- M+ F! [+ r; f0 P# b
0 ]/ f* `0 {& _" `- ]9 R0 k# q如果生姜用在处方中,偏于温中和胃的话,那就去皮。如果做辛散之用,特别是要助它药发表的话,就不用去皮。
. A I+ O; j) ?* b0 A2 r& C. Q
( O- [. x- p* |# N% N c其实生姜如果要去皮的话,药用来说,会直接选用干姜。
) e" V' z I E6 H
3 a! _2 U& Q+ s( _' Y2 R9 F
6 S. T4 v7 u1 w0 \! UQ:8 x& h- d5 y9 Y; v3 o0 o/ c
$ A* f$ d3 Q* J) f歪打正着,发觉热奶+红糖姜粉,别具风味,好好喝哦。周六俺一早没吃早餐就跑出去。趁邮局刚开门寄东西,因购物季节或圣诞节吧,发现队排了好长,没办法只 好等,前面凑巧有几个托的是大箱子,里面放了好几十个,哇塞,完了有得等了。等啊等,胃就开始不舒服,没酸水,似饿非饿,过了一会儿觉得有点晕开始出虚汗 腿发软,看看前面还有10个人呢,回去吧,这样也没法开车啊,跟队后面的人讲离开一下,旁边有个韩国人的小杂货店,问他们要了杯热奶,买了包红糖姜粉,一 股脑喝下去,嘿嘿,还真管用,没事了~ 以前也有没吃早餐就跑出去的,可也不至于象这次似滴晕,出虚汗呀。
$ u7 R+ ?' R3 y' ?- `
5 ~# b+ p& t7 N" R蒙城郎中:: g) U( q) S+ R6 C/ ?; [
: a* x3 C: \2 A& z5 I' G; U: X西医会说是血糖低?血不足,则有点晕开始出虚汗腿发软。似饿非饿那个感觉就是嘈杂。
3 o) Z+ A; s( s3 M
5 F2 s3 s( I. |7 {* R* }# B- h2 J: [如果再到出虚汗后,会心中烦燥,会有种象掐了头的苍蝇一样,甚至喊着要去死了算了之类的(一定不会自杀,生命力强着,只是中医的症状术语:“烦燥欲死”)。
: D7 X8 s, R! O6 R) r' m2 M9 D6 u
: e1 U7 { U% h9 X! L" R这个感觉,这种症状就叫懊憹。懊憹不是精神类疾病,而主因就是“胃中虚”。就是饿是主因。( e. |0 _$ `$ ^- n* M" w9 n$ `
- Q7 H" j2 ]7 n, j5 {5 s
- A! k2 G l$ d% G. f% Q: cQ:
( ^) g( v, L/ S3 n1 U
* v0 b. {" R+ w G& b是的,西医会说是血糖低。
- R3 Q" l7 z* E3 Z7 i
/ c, F4 T0 e6 ]3 d! h3 @8 t- v% ^% V5 u很奇怪,别人动不动说饿,那时底气还很足呢。可我没吃也很少觉得饿的,感觉到胃里不舒服了,过会儿就开始晕,这也太快了吧还是俺感觉太迟钝? . ~& F7 ]4 A7 D1 `2 s. x; b
! Y" X& k7 G+ t还有喝奶+红茶,会胃里不舒服“嘈杂”可那天头一次喝奶+红糖+姜,发现很舒服,这红茶里有啥“猫腻”在啊?$ u0 l- a: ~- w7 \* q5 I) Q. g
* c% r% o7 J' U6 [0 v! _' {% p
蒙城郎中:
* e! b' p v" u+ M3 o; g. q- l4 l
红茶味苦,苦为降。血热则用苦药,你本就是血供不足。血不充脑则晕眩,姜散,奶补血,所以姜糖奶就让你那大大的头有血了,所以不晕了。3 ?0 R# c6 Z, i/ D( \$ @
. s+ | [7 k& F
红茶奶,这血往下降了,收了,你那ET脑袋就血虚了,则晕眩了。
2 k6 j+ s1 ?: h: U; Q+ H- g3 X9 t+ a- L g4 \ P
2 c$ G7 u, R+ z& M- d7 q$ LQ:
1 V" r: S* w' s3 J9 f2 w7 O2 [/ C$ ?
" q K f# C4 ~6 W( J您太厉害啦。俺咋就想不到红茶味苦涅,只想象绿茶属寒,红茶属热,唉。LAOSHI脑袋是大宝库哦。 0 j! l- e+ d8 A
. g) z. c0 b( f' c7 ?" P/ S, k
中医里面所说的味道,酸、苦、甘、辛、咸,跟平常人口里面所感觉出来的一样吗?2 S- P; k! i' z1 Y: e U
% m7 d \: V. S' Z6 I蒙城郎中:/ b7 J/ c) y ^4 z9 m2 n
4 |: _ g+ J: o. E- \一样。只是某些人的口感和普通人的不一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