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陈士铎引出来了,其实是想引出一本书《辨证录》,这本书是他刊印的,他在自序中就写了,有两个异人传其医道。 0 e* N# V. H3 Z- \5 `- L$ m 这本书中,其中就有一个“牙痛门”里面写了六种不同的证型。我就不依书本上的顺序来列,直接用临床上的应用常见度来列: , s p; G5 N% b B9 O 一、胃火上炽牙痛 $ H1 G/ N g+ p/ T4 F/ g2 r! ^ 原文: 人有牙痛日久,上下牙床尽腐烂者,至饮食不能用,日夜呼号, 此乃胃火独盛,有升无降之故也。 ( D7 ^* ?/ @2 A6 h% h( p' Q7 h 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而齿甲非藏火之地,于是焚烧于两颊,而牙床红肿,久则腐烂矣。似乎亦可用治牙仙丹加石膏以治之,然而其火蕴结,可用前方,以消弭于无形,今既已溃破腐烂,则前方又不可用,以其有形难于补救也。$ w$ I% @) @* w6 W1 } ' Q) z% w1 W) B; M1 Y. _ 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4 i0 H& o5 y4 @+ { 石膏五钱 知母二钱 半夏二钱 茯苓三钱 麦冬三钱 竹叶二百片 葛根三钱 青蒿五钱 水煎服。 : ^6 S$ [1 y4 R+ U6 e% f7 f 连服四剂,而火退肿消矣。然后再用治牙仙丹,以收功也。 【火牙之痛,必须降火,然纯用降火之药,则火反不肯降也。远公言是。】 石膏汤以泻胃火,用之足矣,何加入葛根、青蒿也?不知石膏但能降而不能升,增入二味,则能引石膏至于齿牙以逐其火。而葛根、青蒿尤能退胃中之阴火,所以同用之以出奇,阴阳之火尽散,齿牙之痛顿除,何腐烂之不渐消哉。 此症可用石母降炎汤: . w! j Q( P$ @8 b2 R9 r' M 石膏 茯苓 荆芥炒黑,各三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一两 玄参一两 甘草一钱 升麻五分 天花粉三钱 水煎服。% o2 i Z: J# q$ H# m : H: |# d5 b8 k1 X; B# R0 X 四剂全愈。 这种换成现代牙医来说,就是叫“牙龈炎”对吧?这种病常见,特别是十几岁到二十来岁之间的常患。就是上牙床和下牙床的肉都烂了,没日没夜地痛。 如果大家还看我写的《蒙城郎中》的小说的话,其中就写道一个用“玉女煎”治牙痛的病案,其实就和这治法原理一样。, `9 \1 ~4 e- w' T- k 只要大家注意,患者:口渴、大便干结、身热有汗的,就可用。) o. u. E8 Y. @& s6 v$ @ 病机就是胃火上炽,如果碰夏天,大量地西瓜下肚,就能减轻一半。所有治这类的方子其实就是《伤寒论》中白虎汤加减。 |
|
二、湿热上扰、龈肿牙痛 原文:1 }" C# M! T) F / G# k( ~7 |$ u$ d1 H 人有上下齿痛甚,口吸凉风则暂止,闭口则复作, 人以为阳明之火盛也,谁知是湿热壅于上下之齿而不散乎。* |* ~" ~& I8 Z6 t9 O, U6 y9 T 夫湿在下易散,而湿在上难祛,盖治湿不外利小便也。水湿下行其势顺,水湿上散其势逆,且湿从下受易于行,湿从上感难于散,故湿热感于齿牙之间,散之尤难。以饮食之水,皆从口入,必经齿牙,不已湿而重湿乎。湿重不散,而火且更重矣,所以经年累月而痛,不能止也。 治法必须上祛其湿热,又不可单利小便,当佐之以风药,则湿得风而燥,热得风而凉,湿热一解,而齿痛自愈矣。 0 m& y& x3 j/ H$ F2 D& V 方用上下两疏汤: : Q$ ^( J- P. J* o& B7 ] 茯苓五钱 白朮三钱 泽泻二钱 薏仁五钱 防风五分 白芷三分 升麻三分 荆芥二钱 胡桐泪五分 甘草一钱 水煎服。 四剂而湿热尽解,而风亦尽散也。 盖茯苓、白朮、泽泻、薏仁原是上下分水之神药,又得防风、白芷、升麻、荆芥风药以祛风。夫风能散湿,兼能散火,风火既散,则湿邪无党,安能独留于牙齿之间耶,仍恐邪难竟去,故加入甘草、胡桐泪引入齿缝之中,使湿无些须之留,又何痛之不止耶。况甘草缓以和之,自不至相杂而相犯也。$ n" C0 j. A( V9 P7 X( B# h 这个证型的辨证,就是患者不停地捧着个半边脸,咧着个嘴,嘶啊嘶啊地吸气的。很好辨证。西医说的“长智齿”,多数就是这种。( f$ B+ M- W; \( M " i$ ^3 Q5 Z2 P0 H& F9 n. ]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用白术漱口后再呑下,没地买中药时,用用红豆水大量地,不断地、频频温服也行。原则就是一边发汗,一边利尿。上面用药还得四剂,要三天四天。我这种多的就两天,一般当天就好。还更方便点。 4 R5 [% m0 [" m j; A! A7 ` 其实病机就是湿热上扰。发汗利尿除湿而已。 |
|
三、命门火衰、相火不位牙痛 ! s1 p& c. a! e/ B% T 原文:! J) O* N, V- M j/ K u % e, V7 ^- b9 N- m& _5 Z7 ~5 }2 Y 人有牙齿疼痛,至夜而甚,呻吟不卧者, 此肾火上冲之故也。 ( F, P& {% F, \" r" q p) u0 k. @7 F 然肾火乃虚火,非实火也,若作火盛治之,多不能胜,即作虚火治之,亦时而效时而不效。盖火盛当作火衰,有余当认作不足,乃下虚寒,而上现假热也。人身肾中不寒,则龙雷之火下安于肾宫,惟其下寒之甚,而水又无多,于是上冲于咽喉,而齿牙受之。正如龙雷之火,至冬则地下温暖而龙雷皆蛰,春气发动,则地底寒冷而不可蛰,乃随阳气上升矣。至于夜分,尤肾水主事,水不能养火,而火自游行于外,仍至齿而作祟。譬如家寒难以栖处,必居子舍而作威,而子又贫乏,自然触动其怒气矣。治法急大补其肾中之水,而益以补火之味,引火归源,则火有水以养之,自然快乐,而不至于上越矣。 方用八味地黄汤加骨碎补治之,一剂而痛止,再剂而痛不发也。 盖六味地黄汤补其肾水,桂附引火以归于命门,但补水引火之药,不先入齿中,则痛之根不能除,所以必用骨碎补以透入齿骨之中,而后直达于命门之内,此拔本塞源之妙法耳。 5 n) f5 q! c% }; ^5 e9 A6 Q2 L 此症亦可用制火汤: 熟地二两 生地一两 玄参五钱 肉桂三分 骨碎补一钱 车前子二钱 水煎服。二剂即止痛。2 |+ U/ k9 j# `0 h1 s 这个证型的辨证好辨就如上面所说,白天痛还能忍忍,可到了晚上就更痛,痛得睡都睡不了。 大家还记得前面舞女有帖子说喝了桂皮水后,牙齿不痛了没?就是这个证型。在初起之时,用桂皮9克,水半升煎煮,频频服用就能治。如果都严重到晚上睡不了啦,就去找我前面那个《金匮肾气丸》的帖子看下,按原方再加骨碎补这味中药9克。 G) V4 P( } `4 o, v) F 用肾气丸加骨碎补治牙痛,有个服用的特点是,凉服。就是药煎好后,放凉来服用,效果更好。 |
|
四、虫蛀牙痛6 W3 h% J- k6 k5 S2 p 原文: ) Y; l$ B8 s3 E5 F 人有多食肥甘,齿牙破损而作痛,如行来行去者,乃虫痛也。4 M# J' b5 o0 ~4 l l 夫齿乃骨之余,其中最坚,何能藏虫乎?不知过食肥甘,则热气在胃,胃火日冲于口齿之间,而湿气乘之,湿热相搏而不散,乃虫坐于牙矣。初则止生一二虫,久则蕃衍而多,于是蚀损其齿,遂致堕落。一齿既朽,又蚀余齿,往往有终身之苦者。此等之痛,必须外治,若用内治之药,未必杀虫,而脏腑先受伤矣。 方用五灵至圣散: % O, O- k3 w- H0 ]# T7 } E 五灵脂三钱,研绝细末 白薇三钱 细辛五分 骨碎补五分 各研为细末。先用滚水含漱齿至净,然后用前药末五分,滚水调如稀糊,含漱齿半日,至气急吐出,如是者三次,痛止而虫亦死矣,断不再发。2 Y# ?* G5 P! Z+ g" {1 D& k 1 F% I# R" k% A2 v- j$ ? 【虫痛宜外治,不宜内治。】 盖齿痛原因虫也,五灵脂、白薇最杀虫于无形,加入细辛以散火,骨碎补以透骨,引五灵脂、白薇直进于骨内,则虫无可藏,尽行剿杀,虫死而痛自止也。2 w9 t2 l% F/ c 此症用破颜丹,亦可外治,甚效。1 F0 Y; B- Y1 H 丹砂三分 麝香半分 冰片一分 雄黄一钱 为细末,将末搽于痛处,口吐涎而痛立止。9 b) Y5 |- I# ^# N; j, W- Y 内治亦可用安宁饮:6 L1 F3 i$ A1 q6 t1 j6 a% L 玄参 生地 麦冬各五钱 白薇一钱 骨碎补五钱 天门冬三钱 水煎服。三剂亦愈。7 c- n4 F$ O7 Q/ E 这个牙痛,就是痛起来,是一阵阵地抽搐性的痛,象随心跳一样的有神经牵扯的痛,是槽牙的多,能看到虫蛀的洞的多。是真正的牙齿痛,而不是牙龈痛、牙周痛。4 j' `3 r6 b. ]5 { 民间偏方中,用花椒研成粉的,就是这种,其实如果再加冰片的话效果更好点。光用花椒效果不十分显著。# ^1 i* i9 y& i- S ) R0 ]; }6 |; K% u( W 这种就以外治法是最好的。 五灵脂15克,白薇9克、细辛1克、骨碎补1克 : ?& ^+ O' ?# q) ~4 h2 V, T$ r# k 碾成粉,用水调成糊状,塞龋洞里效果比潄口还好。 |
|
五、风火牙痛/ I: j. h8 f0 Z) y/ ^ 原文: {. Y+ y" Z! a& n 人有上下齿牙疼痛难忍,闭口少轻,开口更重, 人以为阳明之胃火也,谁知是风闭于阳明、太阳二经之间乎。 ) [2 z7 G. `2 j$ L& \8 l 此病得之饮酒之后,开口向风而卧,风入于齿牙之中,留而不出,初小疼而后大痛也。% D& F L3 ]0 ^- s/ i" V 论理去其风宜愈,而风药必耗人元气,因虚以入风,又耗其气,则气愈虚,风邪即欺正气之怯而不肯出,疼终难止也。 r# `: }1 k9 i( P 7 g; E2 k* [+ C! A& j 古人有用灸法甚神,灸其肩尖微近骨后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陷中,灸五壮即差。但灸后,项必大痛,良久乃定,而齿疼永不发也。2 u4 V+ ~7 r$ \ 4 s6 |* Z: Y) Y6 q8 D( ~ 然而人往往有畏灸者,可用散风定痛汤治之。 9 Z K+ |& |- g5 y# u& X: @" U 白芷三分 石膏二钱 升麻三分 胡桐泪一钱 当归三钱 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干葛一钱 天花粉二钱 细辛一钱 水煎服。 % Y% j' k. Z: i1 k0 d0 H 一剂轻,二剂即愈,不必三剂也。 此方补药重于风药,正以风得补而易散也。 ' T8 ]& R4 w6 [! c O2 T 【灸法固神,而汤剂亦妙。】 此症可用宣扬散:+ L- @( H {) S2 q& w + C! y5 X$ Q4 U x# U' Z: g( j! U 柴胡五分 白芍五钱 甘草 白芷 干葛 细辛各一钱 青蒿三钱 天花粉三钱 石膏二钱 水煎服。二剂愈。3 S( K. c2 g% C5 K& c k/ P& ^, A/ d8 X , w% l8 y9 K2 x J6 a2 R 辨证要点是:闭嘴轻,张嘴重。还有一个特点是,身热有汗、发烧。/ n3 [5 n. l' ~4 I9 `' I 4 i& f( j, ?7 }, R+ G: y* F' A* B 这个证型在临床中,我目前还没碰过。经验自然不足,初起代用方也不明是自然的,所以略过。 ; X- P+ r9 U9 I 可按上面原方使用。 |
|
六、各类火痛通治加减方 0 V& C0 i; B# d3 {3 P9 X. u 原文: 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 治法不泻其火则不能取效。然火实不同,有虚火,有实火,大约虚火动于脏,实火起于腑。而实火之中,有心包之火,有胃火;虚火之中有肝火,有脾火,有肺火,有肾火。同一齿痛,何以别之?不知各经在齿牙之间,各有部位也。1 M7 M: ^+ @7 j4 V# x& Q1 x 两门牙上下四齿,同属心包也,门牙旁上下四齿,属肝也,再上下四牙乃胃也,再上下四牙乃脾也,再上下四牙乃肺也,再上下之牙乃肾也。大牙亦属肾,肾经有三牙齿,多者贵。治病不论多寡,总以前数分治之多验。火既有如许之多,而治火之法,宜分经以治之矣。虽然,吾实有统治火之法, 4 {- [) e8 _" ]& ~0 M- n6 L" t 方用治牙仙丹:, a& E* \& e. e/ L: o3 Y 玄参一两 生地一两 水煎服。5 C I8 W( ^- i- O: O* ?' j3 Y3 q 无论诸火,服之均效。察其为心包之火,加黄连五分;察其为肝经之火,加炒栀子二钱;察其为胃经之火,加石膏五钱;察其为脾经之火,加知母一钱;察其为肺经之火,加黄芩一钱;察其为肾经之火,加熟地一两。饮一剂而火轻,再剂而火散,四剂而平复如故矣。 【分经加药不可不知。】7 E0 ?! Q, ~& f. D) ^" e( d$ Q 夫火既有虚实不同,何以一方而均治?不知火之有余,无非水之不足也。我滋其阴,则阴阳之火,无不相戢矣。况玄参尤能泻浮游之火,生地亦能止无根之焰,二味又泻中有补,故虚实咸宜,实治法之巧,而得其要者也。况又能辨各经之火,而加入各经之药,有不取效如神乎。或曰:火生于风,牙齿之疼,末有不兼风者,治火而不治风,恐非妙法。不知火旺则生风,末闻风大而生火,人身苟感风邪,则身必发热,断无风止人牙而独痛之理。况火病而用风药,反增其火热之势,是止痛而愈添其痛矣。或疑膀胱有火,肝经有火,心经有火,大小肠、三焦俱有火,何俱遗之而不言,不知脏病则腑亦病,腑病则脏亦病,治脏不必治腑,泻腑不必又泻脏,况膀胱、心与三焦、大小肠俱不入于齿牙,故略而不谈也。' F, J" [1 r/ n9 K9 V1 c - f" w: s8 s1 Y2 ?! a 此症外治亦可,用荜芫汤:/ ? r: l' f) |% J0 E9 d+ l8 u- D: q ! `. h- K" H$ \9 D* y; C9 A 荜拨 芫花各二钱 水一碗煎平盏,漱口即止痛。 内治用沙豆汤亦妙。+ ]6 @3 @* ^3 x% `( W% C: g! S x 沙参一两 荆芥 丹皮各三钱 山豆根一钱 水煎服。二剂即愈。 这个本来是原书中排在第一位的,而我放之于最后,是因为我临床曾应用“无效”。但是否是因为我早期辨证水平低下导致,还是此“定齿分经辨证法”不正确,还不好下定论。 |
| 顶郎中好帖。 |
| 想看隐藏的内容! |
| 我有是也有牙痛的时候,回回看看 |
| 想看隐藏内容!!! |
| 这个一定要看。 |
| 看来内科杂难里,五官科,牙 应也搞个总汇,大家说呢? |
| 坚决支持郎中“一稿多投”!也希望咱们认真而勤劳的版主们理解郎中。我认为本论坛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尽可能地曝光郎中的博文。 |
| 最怕看牙了,往那椅子上一趟,听到那电钻的声音,人都哆嗦了 |
![]() |
| 牙出血呢? |
| 这个要顶,学习学习学习 |
| 谢谢,学习。。。。。。 |
| xue xi xue xi |
| XUEXIXUEXI |
| thanks for sharing |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