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3447|回复: 9

    [经方药要] 关于中药里的“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5 1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因俺买过有限的几次中药都是按“克”来的,所以也没大注意。
    8 m; D1 r- z* v$ X
    : F+ }. _) E: L; ?近来有个朋友问我, 她去买单味,药店问“你要几两?”中药店的“两” 是多少? 还真给我问住了,后来我打电话问过后才发现,两个中药店不一样
    : v7 V: z. ~. `! n- u: T# J4 M% Z8 ~" O: q/ I2 D) k' f) N
    一个说他们还是沿用旧制的,一斤=16两,而另一家采用新制的,一斤=10两,
    ; ~& V4 b7 s! R
    ( G" m1 n1 R: }& L+ g这样一来哈,旧制的一两(16进位制) ≈30g,而新制的一两(10进位制) =50g8 t* q4 H4 J1 Y5 y

    / l  P7 H5 p# _& m不知道大家有没遇到过这样的???
    发表于 2013-10-15 10: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唉,都是按郎中给的方子,按克算的,比较清楚,不会搞错。
    发表于 2013-10-15 10: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只要说克,甚至说磅,药店的人都会自动换算。
    % M' ]: j% D3 _. M$ V6 H2 T% U0 m# y. D9 F: z' f1 Y
    他问归他问,你说归你说,是你掏钱,你是大爷!7 }/ ^$ s6 X6 n3 J; X2 S: a
    , ~7 p% x4 L. H9 G7 ]/ e" q5 q
    你就说多少克,而且他的秤也只能是以克为计量,他也不会去另花大钱要求厂家按斤、两、钱来计量的。别说在北美了,你就是在伟大的中国大陆,现在的电子枰也是以克为计量单位的。你当卖药的是我外公那一辈的人啊?他们也早就作古多年了。
    发表于 2013-10-15 1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ck6 于 2013-10-15 06:36 编辑 # k( h, g' d- Z! B1 U
    0 ^* a$ R3 K9 T5 t5 z
    回复 3# 蒙城郎中 1 n' q" D) m3 S

    7 Q+ d: j7 D3 _1 R* p% O1 u" K嘿嘿,就说有这类事,大家可能也会遇到。
    , l4 U) w" r- o7 o3 V4 ?( s: p; p+ f8 O: Z$ }- F2 H
    不得不佩服郎中,说啥都能给别歪别地方去,前一半 后一半多余的尾巴
    发表于 2013-10-15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伤寒论的方子。就是汉朝的度。不是清朝的。
    5 C' W1 s6 ~" S1 C
    7 c3 P, z) O& ~; Y所以。汉制度是1斤=16两。所以我们说咱们半斤8两。1 p8 d& V9 c) \" e# a3 y
    换算成今天的。就是你先*9再/3。也就是*3。就可以了。变成我们习惯用的克了。
    9 a  ^, h$ |5 C! ~  F) c6 W3 d1 _9 t6 U& d# n4 O
    因为伤寒论的方子都是3服的。
    发表于 2013-10-15 13: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方药量与今方药量换算对照& l9 W3 |6 t' W# o' Z* M) M( n
    由于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所以阅读古医书时可见到多种计量单位。现代印刷的医书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结构特点、变化原因,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按近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及病情需要来决定。6 c) l8 D8 j0 p) K& F* @

    - G/ C; h$ c) G+ T8 g    根据我国国务院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克)为单位的公制。' s+ o0 W- G" N1 F* I
    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的换算率
    4 p& f) L" c! U! Z
    5 o+ I% A, x5 x8 B   1斤(16两)= 0.5kg = 500g2 o- f8 F) u( }, O: y
    # W! {/ |0 e( V, I
       1市两 = 31.25g
    & l) G. j* H' E, F/ i5 i6 Z: }! {; x, W; h
       1市钱 = 3.125g5 P1 T' @( W# J" l6 R
    / u0 w( C, l8 a5 d0 d
       1市分 = 0.3125g
      `& |6 F( x4 t% {. H2 D
    / u" }4 p4 D0 z. l4 D   1市厘 = 0.03125g
    $ c" _1 a3 U3 _: Z  W7 h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 7 }" @: `" @5 s
    ' |9 t4 `! d2 V  v2 R- ?
    时代  古代用量   折合市制      古代容量   折合市制2 }1 j6 \+ B2 V0 f
    秦代    一两    0.5165市两      一升      0.34市升- `( Y% S0 M0 s5 ?# Y/ H7 E% P) [  [
    西汉    一两    0.5165市两      一升      0.34市升
    8 B& z6 i1 t; K. _  i新莽    一两    0.4455市两      一升      0.20市升
    2 @0 g3 L4 C# ]6 E: p, b- ^1 n东汉    一两    0.4455市两      一升      0.20市升9 J' {# d7 l& \3 Z
    魏晋    一两    0.4455市两      一升      0.21市升5 n4 k, ?( h- J- F/ T
    北周    一两    0.5011市两      一升      0.21市升
    9 y/ g! a6 U5 O+ ~* {$ d7 V; {2 `* z8 \隋唐    一两    1.0075市两      一升      0.58市升5 @- w% s- l$ v: T( u/ m* \
    宋代    一两    1.1936市两      一升      0.66市升0 `7 T5 Z9 p( g+ I9 t, y2 l* W- o
    明代    一两    1.1936市两      一升      1.07市升+ I, x& r/ [  P4 {0 Z1 f1 _
    清代    一两    1.194 市两      一升(营造) 1.0355市升
    发表于 2013-10-15 17: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的药店有电子秤,也有那种看着好有感觉的小小的那种杆秤,我看他们把总量称好再分每一剂药的时候好像就用那种小杆秤。
    发表于 2013-10-15 18: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MM的贴总是很有营养。
    发表于 2013-10-15 20: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15 22: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用克(g)比较靠谱点,谢谢天使好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7-1 00:31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