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记得 我住的公寓外面的草坪还有很多积雪的一月,我带着我看的小姑娘在草坪上的大坡上滑雪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用中文喊,“嗨!”我抬眼一看,看到对面的三楼,一扇窗户里有一个中国女子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兴奋地冲我挥手致意。一聊起来,才知道她家是刚从外州搬过来的。
于是后来透过我家厨房的窗子,我经常能看到她带孩子的身影。一天,我看到一个3,4岁的小女孩在她身旁,于是我下楼特意去跟她打招呼。妈妈让女孩叫我阿姨,我看到女孩虽然有些害羞,胆怯,但还是听妈妈的话,大声地有些机械地说道:“阿姨好!”我听了,也和声地回复说,“你好!”。我知道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并不是很放开,让她叫人其实是很难为她的。
因为两三天前,我邀请妈妈带着小弟弟来我家玩,对小弟弟活泼好动,无拘无束,自由探索,精力充沛,强烈的好奇心感触很深很深,我不禁感叹地对妈妈说道,“你家两个孩子真是很不一样啊,像谁呢?”
妈妈说,“老二像爸爸。”
我很诧异,因为对爸爸的印象是很内向,很文静的一个人。就说,“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妈妈告诉我爸爸从小长在农村,小时候非常调皮,儿子就好像他爸爸小时候一样。
我心中又是一个感叹,教育真是能改变人啊,我真是很难把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好奇心,充满探索心的孩子和现在这个拘谨、少言,内秀的爸爸联系起来。 “那姐姐呢?“我问。
妈妈笑了笑,说,”她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胆子小,不爱说话,特老实。“
不知怎地,妈妈的描述让我心中对这个女孩产生了一种很深的连接,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我自己,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和很多孩子玩藏猫猫,被抓住后要表演一个节目,我就是不能当着众孩子的面做,要求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只给姐姐一个人看。
后来,天气慢慢转暖,春天到了,夏天到了。草长出来了。孩子们都喜欢出来玩。
一天,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在草地上玩。突然,我听到妈妈声嘶力竭的大叫,接着是小男孩的大哭,发生了什么?我赶紧向窗外望,只见爸爸抱着男孩,带着女孩赶紧往家走。
再接下来,就是妈妈厉声地责骂爸爸和女孩。虽然没有看到事情的发生,但是从妈妈的怒骂中我可以知道个一二。女孩带着小弟弟爬山坡,结果后来小男孩从坡上摔了下来。
我很理解妈妈的生气,但心中默默地为女孩难过,想到其实她这么小,并不懂得弟弟爬坡的危险,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她的innocence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是无心之过,但是责任不在她。
我很想过去劝劝妈妈,但是又担心火上浇油,于是默默地听着从这个家里传来的暴风骤雨。
我想女孩这一天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委屈,难过,自责,伤心,很复杂的情感。我很想做些什么能让这一天的阴影在这个孩子的心中不要留下这么深。于是,傍晚,我们一家要去钓鱼的时候,我跑到女孩家去邀请她。
妈妈讲述了男孩在上坡上翻了几圈落地的惊险经历,听后,我更加理解这个事件对这个家的每个人带来的后怕。我问妈妈可不可以带女孩去钓鱼,妈妈问女孩。
女孩的眼中一亮,嘴角微笑地连连点头。
开车去钓鱼的路上,女孩有些拘谨,我问些什么,她答些什么。
到了湖边,我带着她一起坐在一个池塘旁,装上蚯蚓钓小鱼。我们两个一会看到鱼儿在下面咬钩,一会把渔竿拉起,看到小鱼被钓了上来,我们兴奋地把小鱼放进水桶里。
这个傍晚我们一起过得很愉快。十点多,我把女孩送回家,妈妈问她开不开心,她兴奋地笑了。看到她的笑容,我也感到很宽慰。以后的每个星期六我有时间都让她来我家玩一会儿,我看到她画画的专心,做事情的韧性。
再后来,女孩来到我教的中文班。还记得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女孩的不自信,当我让每个孩子用木棍摆“上”这个字的时候,她做一步就要看看旁边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于是我鼓励她,”你做的很好,不需要看别人摆的。“每当她做成的时候,我都马上给与肯定,告诉她她可以做到,我看到的是可爱的笑容。
女孩的加入,让这个中文班越来越和谐,因为她的声音从小变大,开始放开了说出自己知道的,也正面影响着别的孩子的学习。我欣喜地看到她越来越有自信。
中文课结束的毕业典礼上,我们班演出了一首《蜗牛与黄鹂鸟》,我把歌曲分为三段,第一段好像一个narrator来讲述故事的发生,然后是两只小鸟唱,最后是蜗牛唱。我把narrator的部分留给小女孩唱,因为我在课堂上看到她的嗓音很大。
经过两节课的练习,孩子们把各自唱得部分都更加熟悉了。正式演出的那天,我让儿子用吉他来伴奏。尽管上台前反复练习了几遍,但是上台后,因为没有预料到麦克风的问题,结果到最后扮演蜗牛的孩子唱得时候,出了些小故障。虽然有些瑕疵,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怯场,即使是那个一到陌生的环境就很紧张的两岁的孩子,而邻家女孩的表现更是让我高兴,她放开嗓门大声地当着众人的面唱了出来,没有胆怯,没有紧张,没有害怕。
回家的路上,为孩子们伴奏的儿子对我说,“没想到小女孩唱得那么好!”
有意思的是,第二天和妈妈见面的时候,妈妈说当时自己在礼堂外带老二,也听到了女儿的洪亮歌声,妈妈笑着说,“没想到她唱得这么好!嗯,像她爸爸小时候。”
我想,爸爸小的时候的样子我能从现在小男孩的表现想象的出。如果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才能都能在一种教育方式,一种状态下,顺其自然地发展,尊重其发展的状态,因着其本身的特质展开,不去教化,不去强制,那才能最佳地展现一个孩子的潜能,这种状态的表现为:放松,没有任何期许(expectation), 没有任何条件(分数好坏,是不是能给自己脸上增光,给自己的家庭增光,国家增光),这种状态就是自然。
我们每个人被上帝赋予不同的才能(talent), 我们每个人的与众不同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发现这个意义并能服务于别人就是生命存在的目的。
女孩的爸爸为我们演出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画的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