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息 说:
p& v; T( l2 L) {$ W8 A" F( h5 ?0 ~9 a ]# o3 I8 ^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所有滋腻补益药都可以如法炮制?放入冰箱是防止药物腐败吗?4 ?: f( Y+ L, T" v8 y4 H+ D" J6 U. ^! _
2 M2 Q! S! w9 ]8 s1 }7 \$ `4 X
煎药之前将所有药物浸泡半个到一个小时,是不是也有助于药物的渗出?谢谢~
- v' o# J, M- P4 _
( Z P* }& k/ P郎中答:; t N1 x* b, C$ V
6 c' m5 d* o6 o, Q* J1 ^, e1 v" q
助气、助阳的药物,在力猛和力专上,所以反不能久浸久煮。 n+ D, T3 f& J% q, b i" Q; D& X
! g) U9 ]8 y; ]* f' C) ~/ t滋阴或补血的,久浸久煮效果更好。
4 J4 y# e3 R0 }' w% x2 s$ s7 i0 |( h
放冰箱里,是因为恒温利于让水缓慢浸润,特别是温度过高的夏天。冬天室温低于5度,放冰箱里也比室温下好,别把冰箱的冰字看得太重了,呵呵,就一恒温而已。
7 L6 C+ L: j1 [7 `/ U) X' p. L5 D/ E8 O8 A
如我们做菜时,腐竹、香菇你要是用开水泡,也能泡得开,但是吃起来味道就没冷水泡的好吃。" G, r! h, u+ e8 ^
& d, _ S1 v9 N/ A4 O竹息 说:# C/ w B) C( \' t' T
" X2 o& `1 D- S- z* e& B
哈哈,还真是这么一回事。郎中老师对食物的研究恐怕不亚于对中草药的研究吧。
8 Z% D2 y# O2 z/ R9 {. R; X- y& E. ~0 F q% x6 R
记得您说过最棒的中医是用食物来治病的,估计现实生活中还没那么容易实现。什么时候写写有关药食同源之类的文章,那就太好了。
* q0 W3 V) B3 M# S2 _: C
+ e1 ]; [" M' m P5 r# a7 h6 h郎中答:
( j, v" p$ i3 \ ]0 c0 k0 `% T$ O+ ]
食疗比药疗对医师的辩证和用药水平要求更高。7 @2 O; D. o1 l: E9 B
/ ~& P; O, v" L( @" Z1 N8 F道士常年在深山里修行,故而被逼出用食物也可治病或最少能控制疾病,能让自己出山或是能让自己采到药,因此道医中对食物治病的招术很多。
/ L" `" ?3 V) A* L8 E; Q
# n( X: K% t+ r' M但食疗我不愿谈,是因为很多人错误地以为,食疗是很安全的。其实食疗的伤害比药物的伤害要大得多。- R) u) p8 \$ @. k* u
8 |- b+ ]0 d& v
可以在周围观察和打听,凡是信奉食疗者,常四处搜罗食疗、偏方给自己“保养”的人,百分百是一身杂病、怪病,百医医治无效的。. j) _( O. Q! w9 e9 o" q* V4 | A
0 o" c9 D& g! v7 _' i5 A% ~5 r这是因为食疗偏性不大,于是会长期服用,自以为很好,珠不知已经调乱了体内阴阳,所以就算是以后碰到了良医,也无济于事,反而让自己的寿命减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