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论点是由卢梭提出的,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固有的能力。如果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就如同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
懂得“教育即生长“的道理,也就弄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教育应该尊重每一个自由的灵魂,尊重每一个生命与生俱来的价值。人们似乎总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生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
现代“教育”的含义竟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用这种目的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
二、 用外部功利目的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教育的唯一目的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点即是现在的教育观点。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儿童不是尚未长大成人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罗素说:“一部分儿童有思考的习惯,而教育的目的在于铲除他们的这种习惯。”现代教育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驱赶他们到公立战场上拼搏。从小参加各种培训班和竞赛,与别人家孩子比的是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我担心,这样的反向教育对他们童年价值的压制,会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或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去激发和启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培养最基本的良好素养。一个天性得到充分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更幸福吗?
三、 “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社会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一个由本性发展起来的优秀人才组成的社会,难道不会比现阶段的社会好得多且幸福得多吗?
教育的使命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其中包括好的老师和自由的时间。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有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如今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学习比别人落后,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为了考出好的成绩,考上好的名校。
须不知自由的时间更能培养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灵魂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从孩子的天性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未尝不能开发出另一片天地?大多家长会觉得孩子的玩耍是无聊和虚度,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满足求知地探索不算什么吗?太多家长对孩子做的事情就是考虑“有没有用"。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观察一堆蚂蚁。“”这有什么用“
”我知道雨滴是从哪来的“”这有什么用“
”我想买一只芭比。“”这有什么用“
倘若我们别问”这有什么用“,而是用孩子的眼光陪他去感受这个世界,鼓励他去探寻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他们从枯燥无味的教科书上解放,注重培养孩子求知欲和与生俱来的能力,这样的教育会不会更加完美?
四、传统的教育即是灌输知识,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找到的。这样为了考试而背诵的知识,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耐心,还是吃力且无价值的。假如你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全忘记了,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白费的。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是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培养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能找到真正吸引自己的学科方向和问题领域。这一收获必将使他受益终生,课堂知识除了顶着素质教育的名义灌输课本上的知识之外,实在不必太认真看待。如果你忘记了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一切,那么所剩下的才是教育。
看教育是否成功,就看它是否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的可能。与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这个目标相比,获得一个好职业之类的目标显得何其可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