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4305|回复: 19

    [metamorphosis幼教专帖] 被动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6 17: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J是个非常喜人的孩子,见到谁都爱挥手打招呼(K没来之前,他最小)。不知是基因的原因,还是家庭环境
    的影响(我更认为是环境的因素),他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好。

    从开学到两个星期之前,J一般开口说话只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崩,如“walk, sit, read。。。。”当你说完一句话时,
    他最后只会重复一个词,比如play basketball, 他只说ball。

    两个星期前,我发现他开始会说两个词了。由于爸爸是教打篮球的,妈妈是我们学校旁边一个健身房的owner,
    J每天穿的衣服大部分是运动衫,shirt上也经常不是篮球图案,就是football或棒球图案。

    他很喜欢书架上的一本A--Z讲sports的书,封面是Michael Phelps游泳出水的画面。一天,他拿着书向我走来,
    期盼着看着我,

    我启发他,"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他答道:“Read."

    "You can say 'Please read'", 我给他做示范,加了please以示礼貌。

    ”Please read."他重复了我说的。

    于是我开始一页一页给他读起来。

    我指着各种sports的图片,对他解说着,“hockey, football, swimming, helmet...."

    我说一句,他重复着我说的词。当图片翻到篮球那页时,他兴奋地说,“shoot ball!"

    那是他的最爱。

    我正在给他读的时候,只见A(那个印度小孩)走近,探头看着,只听J来了句,”Walk away."(这是每个人做自己的work时,
    不愿别人站在一边打搅时说的。一般经过这样的提醒,孩子知道要尊重别人的work就会走开)。

    我纠正他,"you can say walk away please."

    但是由于J只能一次讲两个词,所以也没说出来。

    A悻悻地走开了。我注意到他又站到另外一个孩子(姑且叫他大K,因为他个子最高)旁边。大K正在做他的space work,
    只听他对A也来了句,“Walk away please".

    几分钟的时间听到了两次walk away,这个场景让我很有感触。因为A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一直是这样,当所有别的孩子
    都知道自己选择work,自己做的时候,他总是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如果你说他对别人的work感兴趣,
    可是当别人把work放回架子上时,他又不会去拿。每次当我和lead teacher提醒他,”what work would you like to do“时,
    我发现实际上他去拿work都只是对大人说话的一个条件反射,他会说,”ah....work, work...."手指着架子,眼睛看着我,
    实际上还是等待大人的肯定或指示。

    我说,“yes,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o do? You need to think with your own head."

    他有时会去架子上拿work,但是我注意到总是那两样work,他很少选择新的work。

    前两天,他想把一个work放回架子上,但是因为装work的盘子横着放不下,他就开始有些哭哭啼啼的,看着我,
    我说,”try again."他不知道把盘子竖着就可以放下了,他一直试着横着放,怎么也不行。听到铃声(要clean up了),
    他就开始哭泣起来,因为有些害怕自己完不成。

    当他终于把盘子放进去后,自己拍起手来,(因为以前凡是自己做到的事情他都会给自己鼓掌,也是从别的小朋友那
    里学到的)。但是他却看着我,看到我毫无表情时,他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不make sure是否要鼓掌,又冲我指
    指架子,我还是没有什么反应,他更加不知所措,眼神不定,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

    我心里一丝苦涩。这个孩子到现在还是不知道自己主动地选择(虽然过去刚会穿衣服时有些转折,但是那个现象只是
    短暂的),因为父母一直都是喂养的方式来带这个孩子。父母没有培养独立性,主动性的意识,使得这个孩子大的肢体
    方面不是很好,小的肢体方面又不发展,因为除了自己穿衣外,在教室里他不怎么选择锻炼细小肢体的work。所以他
    既无法从做work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得到锻炼,增加信心,提高独立性,又无法从选择work中培养主动性,形成不了
    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父母的喂养方式是他没有主动性的主要因素。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我之前写的两者的关系的分析。

    附:一篇旧作,关于喂养的方式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方式。

    教育的喂养 VS. 自我探索

    我们中国人给孩子在食物上的喂养和知识上的喂养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从小学习,老师不停地灌输,无数的作业,背书,抄N十遍,都好像喂饭一样,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这种方式与自立方式的区别是,一个是被动的吸收,不知为什么,也不想问为什么;而另一种则是发现知识,
    寻求知识,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自我探索到的知识深感自豪。

    但是如何培养孩子这样的求知呢?答案在于---环境,更准确地说是Prepared Environment(准备好的环境)
    和的细心观察的老师(老师在教室里不是主角,学生是主角)。

    和我小时候上学的教室以及现在美国公立学校教室环境的不同,MONTESSORI的教室在布置上都是以孩子的
    身高视觉为标准的,你看不见墙上面挂的一大堆拼音(或字母)的材料啊,数学的公式啦等等,你看见的是与孩子
    等高的架子上放着Practical life(实际生活)、Sensorial(感知)、Math(数学)三个区域的不同的WORK,摆放
    得整齐,明了。你还可以看见窗台上摆放的各种植物。这里没有集中的课桌和椅子给老师讲课。屋子里供WORK(工作)
    用的小桌子小椅子零散地分布着,以免互相打搅。老师的桌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屋子的一方有一个绿色的椭圆形
    地毯,是每天早上半小时集体时间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看老师Presentation用的。Presentation过后,孩子们有2个
    小时自由时间去工作。

    在MONTESSORI这样的教室环境里,(和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是)老师变成了配角,孩子成了主角。因为孩子在之后的
    自由选择时间里会选择他感兴趣的WORK,他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他有了选择权,他就有了动力,有了兴趣,就会
    专注于他的WORK,这样他的专心度逐渐就会形成。这里没有统一的学习课程表,每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WORK
    去做。没有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不一样,各方面的发展时间表也不一样。

    老师的角色呢,则是对孩子细致的观察(OBSESSIVE OBSERVATION)。通过观察,你才能了解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发展
    的进度,从而准备相应的WORK。每天早上当孩子进入教室的时候,老师已经把教室布置的整整齐齐,WORK会随着孩子的
    发展进度和不同的时节(如圣诞节,春天快来时)而有所不同。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有新的探索。

    在这样的环境下培育的是好奇心,创造性,和对学习的热爱。我至今仍对自己上高中枯燥的两点一线生活记忆犹新。对学习的
    厌恶可能从初中就开始,盼望着能上一个大学后,再也不用学习了。而在MONTESSORI的教室里,我观察着孩子们的成长,
    培育他们的独立性,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受他们兴趣的影响,也激发了我的各种兴趣:我开始对ARTS,画画、书法、植物、
    动物等各种东西感兴趣。当儿子看到我用一根软铁丝捏出一个造型可爱的小自行车时,当我用毛笔画出一个憨态可掬的熊猫时,
    他忍不住惊异的神情:“嘿,什么时候妈妈变得这么Creative了?!”
    发表于 2014-1-26 18: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斩后奏,单独为你开个幼教专帖,以后你的幼教帖,就放这个主题内。如果以后内容更广的话,再另开子版专栏。

    加油!希望写出更多专业的幼教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8: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蒙城郎中


       谢谢郎中!
    压力有些大啦! 不过让我也有动力写更多的东西和大家分享。 希望把我每天经历写出来,让大家感受我所感受的。
    发表于 2014-1-26 18: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化蝶MM来和我们大家分享这么好幼教经验,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发表于 2014-1-26 19: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双手赞同郎中的决定!

    化蝶MM的文章使我受益甚多。
    发表于 2014-1-26 19: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一个问题,对那个由于家庭教育原因而主动性差的印度小孩,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帮助到他?我知道蒙校的思想是要孩子自己跨出那一步,但如果孩子始终跨不出那一步,不会自己选择work的话,蒙校老师会一直等待下去吗?希望读到更多这个印度小孩的故事。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同事的孩子曾在2岁这个年龄上蒙校一年,不知为什么这个孩子的第一个work是paper cut,和这个印度小孩相似,他一直就stick在这份work里,一年里一直没有换别的work,老师可能是以为这个孩子喜欢paper cut, 好像是什么也没有做,也没有跟家长沟通(我的同事是一个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的妈妈,经常去上幼教课,非常乐于接受现代教育思想),这个孩子其实是hate paper cut, 只是他在上蒙校的一年时间里,一直没有迈出那一步,主动地去换work。虽然孩子的主动性和家庭教育有关,但蒙校老师怎样能帮助这样的孩子?
    发表于 2014-1-26 19: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双手赞同郎中的决定!

    化蝶MM的文章使我受益甚多。
    贝贝妈 发表于 2014-1-26 18:17



        Co。

        顶化蝶MM的好文章。

        谢谢MM化这么多时间来写文章分享,辛苦了!
    发表于 2014-1-26 22: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好文
    发表于 2014-1-26 22: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蝶MM的好文,都令我反省。
    发表于 2014-1-26 2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双手赞同郎中的决定!
    化蝶MM的文章使我受益甚多。
    贝贝妈 发表于 26/1/2014 15:17

    同感!
    发表于 2014-1-26 2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2: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招财猫


        我们的教室的work是随着教程的进展而不断更新新的,但是也有几个work一直是放在那里。

    前两天刚和lead teacher探讨过如何帮助他的问题,lead teacher说会和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家里多给他一些选择,
    让他自己做些决定。有些时候,他不选work时,lead teacher 会说,“if you don't choose, i have to choose the
    work for you."然后让他做。但是因为不是出于他内心的选择,他好像也不是很enjoy,好像应付差事似的,做一会儿,
    就放会去了。但是我注意到他选的work的相似性,我正在思考原因,也可能从这里着手帮他。另外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有
    的work他选了后,不知道如何做,我经常帮助一些孩子学习如何做一个work,让他们学会后就有信心了。

    你说的这个孩子的例子,我觉得老师可能观察得太不仔细了,至少她如果有这样的结论也应该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就应该
    有所了解。对我而言,我觉得太反常了,因为work也有很多变化,随着季节的不同和其它诸多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2: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is 于 2014-1-26 21:53 编辑

    回复 7# 健健康康


        今天外面暴风雪,笔就勤了点。不过确实每天都有好几个感想想写,有时候怕不写,过后压得多了,又把前面的忘了。
    不管怎样,很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让更多的爸爸妈妈们了解中西教育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以及背后思想的不同。
    只有改变观念,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受益。
    发表于 2014-1-26 22: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 于 2014-1-26 21:58 编辑
    回复  招财猫


        我们的教室的work是随着教程的进展而不断更新新的,但是也有几个work一直是放在那里。

    ...
    metamorphosis 发表于 2014-1-26 21:39



        谢谢解释,这样不能专注的孩子,一般脾虚得多。

    转贴:真的很绝望,对十岁的儿子- 文学城热帖
    发表于 2014-1-27 04: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化蝶MM的文章,以后就可以在专栏里查找了,真好。
    发表于 2014-1-27 1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想说,MM的文章可以出书的,现在自出版物很多,可出成print 或者eBook。让郎中,并冠以“纯中医”赞助!
    发表于 2014-1-27 15: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化蝶的又一精品。
    读你的文章感觉是对美对真探索过程后的一种享受。
    发表于 2014-1-27 15: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有小娃,读化蝶的文章受益匪浅!

    现代学校其实基本上就是推行群体性教育,公立学校没有资源去针对每个孩子因材施教,有一些不太合格的蒙校,也只是把这些理念当作了包装,能碰到化蝶这样的老师的孩子太幸运了。孩子开始上学了,到开始愈发感觉到家长的重要性了,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永远是家长。

    没时间细说了,总之化蝶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思考。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8: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土豆


        谢谢你的好建议!我一直有写成一本书的想法,还从没听说过自出书,想问问,是怎么操作的?
    发表于 2014-1-28 10: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土豆


        谢谢你的好建议!我一直有写成一本书的想法,还从没听说过自出书,想问问,是怎么操作的 ...
    metamorphosis 发表于 2014-1-27 17:09


    等我单独写一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2-7 15:05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